安徽蚌埠发现一大型古墓葬群 出土多件珍贵文物

记者20日从安徽蚌埠市文物管理局获悉,今年年初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大楼村一项目工地发现的古代墓葬,经考古专家抢救性发掘后发现,是一个涵盖两汉至唐宋古墓近60座的大型古墓葬群,最早的墓葬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随着考古发掘走向深入,该墓葬群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近日,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处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该墓葬形制精美,规格较高,虽然有多次被盗的痕迹,但仍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

这座编号为36号的墓葬位于整个大楼墓葬群的中部,墓室结构非常讲究,分前室、后室和耳室。考古人员在清理时发现,墓室的前室和后室已被盗墓者洗劫一空,但在清理耳室时,考古人员发现耳室保存完整,相继发现了多件陶器、瓷器、铁器、钱币以及玉石器。

蚌埠市文物管理处文物部主任赵兰会表示,从这个墓葬的出土器物综合来看,这个墓葬最早早到东汉晚期,通过瓷器来看,应该确定在两晋南北朝时期。

在清理耳室时,在耳室的三个角三块青蛙造型的席镇也被发现。赵兰会告诉记者,“在唐朝以前是没有凳子的,都是席地而坐。席地而坐,他们靠的主要是这个席子,我们知道席子容易卷角,古人很聪明,发明了这个席镇,就是用又美观又很重的物品把席子四角压住,防止它卷起。”

据考古人员介绍,古人做席镇最习惯的就是青蛙造型,地位很高的通常用鎏金铜蛙,该墓葬清理出的三个青蛙席镇虽然是一般的玉石材质,也足以说明墓主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除了三个青蛙席镇,考古人员在耳室里还清理出一只铁矛、一个带柄的缶以及陶灶、陶罐、钱币等丰富的随葬品,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两件精美的青瓷。

据悉,这座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是目前在大楼墓葬群中发现的墓葬中形制最精美、规模最大、墓主身份最高的一座古墓,对于研究当时这一区域的文化、经济、风俗等都有重要价值。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