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发现19座明代墓葬 出土文物77件套

记者从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文物工作者近日对当地一处房地产项目工地发现的明代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19座墓葬和两处龟镇坑穴,出土文物77件(套)。

据介绍,墓葬形制包括砖室墓、砖框墓和竖穴土坑墓三种。砖室墓由长方形墓道、墓门墙、甬道和墓室组成,有的墓门墙上用砖砌出仿木结构的垂柱、雀替、方椽等,方椽上铺瓦,瓦头处承接兽面瓦当和花草纹滴水。墓室的平面形状有圆形、长方形和八角形,墓顶为券顶或穹窿顶,墓壁上多有小龛和仿木结构的砖雕,砖雕内容包括门、窗、立柱、斗栱、灯台等。

两处龟镇坑形制相似,都是方形土坑内用砖砌龟形镇物。龟镇头、眼、尾、四肢、躯体和腹腔俱全,龟身及头、尾、四肢处放置铜钱、瓷碗、瓷瓶、石砚、铁犁铧等,腹腔内置铜镜、陶盆、陶壶、瓷瓶。龟背上各有一方砖质买地券,券文朱书,字迹多漫漶不清,依稀可辨“唯大明万历二年岁次己亥……初三日亡茔破土大吉……邯郸县三堤社人見在张二庄桥居住……”。买地券也称冥契、幽契,是人世间的地契在冥界的模拟,是土地私有权的凭证,券文内容大致是墓主人的卒葬年月、墓地位置和四至以及买地花费银钱数额、书契人、保见人等。

文物专家表示,在邯郸地区以往的墓葬考古发掘中,砖室墓内仿古代木构建筑的砖雕一般流行于唐宋时期,元代渐趋衰落,明清时期已很罕见,此次多座明代仿木构砖室墓的发现使文物工作者对砖室墓墓葬形制的发展演变有了更多认识。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