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鼎:出土东周天子墓 至尊重器蕴大美(洛阳珍宝)

文物名称:王作鼎
文物年代:东周
出土时间:2002年
出土地点:洛阳市第二十七中学
1 纹饰精美铭文赫然
2002年春,为配合基础设施建设,考古工作者对位于洛阳市第二十七中学校园内的两座东周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其中,一座为“亚”字形墓葬,墓室长7.5米、宽6.7米,有4条墓道,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规格最高的东周墓;另一座为“中”字形墓葬,有两条墓道。虽然它们曾多次被盗,但还是出土了200多件铜器、玉器、蚌器、石制品、骨器。
“在这些器物中,有一尊鼎最引人注目。”市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张玉芳说,该鼎高约30厘米,口阔约49.6厘米,短折沿,蹄形足,圆底略平,两侧各有一耳,并装饰有重环纹,纹饰精美,造型古拙,虽因墓室坍塌而一足残损(后被修复),仍不掩其美。
在该鼎内壁,刻有“王作宝尊彝(yí)”铭文。据《说文解字》载:“彝,宗庙常器也。”“彝”常与“鼎”合用,并称“鼎彝”,用于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因此该鼎被命名为“王作鼎”。
2 天子之物地位尊崇
张玉芳说,王作鼎的地位至高无上——作为东周最高等级的鼎,只有“王”才配使用。因此,考古工作者根据东周天子的在位情况,推测该墓的主人很可能就是东周第一代天子——周平王。
据史料记载,周幽王荒淫残暴,宠幸褒姒,废掉王后和太子宜臼,引起诸侯不满。公元前771年,申国国君联合缯(zēng)国和犬戎,攻陷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被杀,褒姒也被犬戎掳去。
周幽王死后,在申国国君及鲁国国君、许国国君拥戴下,废太子宜臼继位,为周平王。周平王继位后,便将镐京旧都中被犬戎劫余的器物连同一些王室贵族,迁移到成周(今洛阳),史称“平王东迁”。
周平王东迁后,还有一些贵族没有随其迁移。于是,西边的虢(guó)公翰拥立王子余臣在西边携地继位为王,称为“携王”。
周携王虽有西边的贵族支持,但力量不大。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周避犬戎之难,东徙洛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东方国家中,除申、鲁、许直接拥立周平王外,还有晋、郑等国支持周平王。周平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晋国国君文侯攻杀周携王,周王室重归统一。
“迁都洛邑后,周王室已元气大伤,再无力控制诸侯了。”张玉芳说,从此,天下进入“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在政治上已不是周天子一统天下了。“平王东迁”,正是这一时代的开始。
相关链接
鼎彝——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
鼎彝,为商周时期的重要青铜礼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后人常用鼎彝泛指极其珍贵的古董,有夏鼎商彝、商彝周鼎之说。
责任编辑:晓雪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