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群上建汽车城?专家:小心(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来,沈阳将在大东区建设一座现代化汽车城,更有媒体披露,2013年大东区行政中心也将迁移进驻。

不过,昨日记者多方确认,正是在这座汽车城准备开发的东望街西地块之下,埋藏着一个较大规模的清初贵族家族墓地群。

对此,文物保护专家提醒,对这一地区进行开发,一定要注意保护地下文物,同时更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合法开发。

二台子地区曾是清初贵族墓地

2月17日,记者来到位于北塔旁的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相关科室的墙壁上找到了数张地图,其中一张地图上,将东望街以西地区的大小二台子地区单独划成一个地块,上面注明了数字“19”。“这张地图上标注了沈阳市所有重要的文化及考古勘探区,标注出来就说明这些地方地上或者地下有需要保护的文物。”工作人员表示。

在另一张地图上记者发现,19号地区有几处明确标注的古墓,分别为范家坟、蔺家坟、郞家坟以及一些元代墓葬等。“大小二台子地区确实是清初在沈阳的一个重要贵族家族墓地,里面埋葬了一些大臣。而且围绕着当年的盛京老城,北面、东面和东南面都有类似墓葬。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刘焕民说。

汽车城选址正好在墓葬之上

而就在2月13日,沈阳汽车城开发建设管委会召开了规划会,正式宣布大东区将用地101平方公里建沈阳汽车城。

同时更有媒体报道,2013年大东区行政中心将迁至汽车城,同时在汽车城内将建设5倍于纽约中央公园的世界级汽车文化主题公园。

在官方发布的汽车城规划图上,该汽车城的东望街西地块项目位于大东区东望街以西,联合路以东,防护林以北,规划路以南,总占地面积29.98公顷。通过查阅地图可以发现,东望街西地块正好与19号文化及考古勘探区部分重合。也就是说,大小二台子地区将在规划中被开发打造成居住区,随着地上的开发建设,地下的文物将难以避免地受到影响。

实地探访

路边民房已经开始拆迁

昨日,记者驱车前往二台子地区,穿过观泉路,沿着榆林大街往北走,发现沿路两侧的民房已经被成片扒掉。

到达东二台子村后,村民李老汉一听说记者是来打探古墓的,就说:“有墓有墓,你往北走,过了桥有个范家坟。它旁边还有些墓,不老少! ”

在李老汉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一个名叫范家坟的村子,在进入村子前,需要穿过一座小桥,然后爬上一段近20米长的斜坡。“其实我们就站在坟头上,而且这个村子也就建在坟地上。 ”在村口,村民杨国弼对记者说,由于他对周边墓葬有深入的研究,所以成了周边远近闻名的“历史通”。

村民:周边最少有七八个古墓

杨国弼说,范家坟得名完全是因为那里是清初重臣范文程的家族墓地,出生在沈阳的范文程由于当年辅佐清王朝表现出色,受到统治者的重用,统治者将范家坟现在的地域分封给范氏家族。

五六年前,范氏家族一位后人曾从国外来到这个村子,他手持康熙二年九月十五日颁布的圣旨以及范家祖坟的墓园图的复印件,打听有关墓园的事情。

当地村民反映,当年二台子地区围绕这些贵族墓葬有两条河,环境非常优雅,墓园内也庄严肃穆。村民们还说,据老人们讲,这周边光是能叫得出名字的清初古墓最少有七八座,但是详细的信息却比较缺少。“今年过完年已经有四五拨人跟我们打听墓地的事儿了,也不知道是做啥的。 ”一位村民说。

文保专家:有望填补历史空白

文保专家刘焕民对记者表示,如果二台子地区真有大规模贵族墓葬,未来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将填补一系列清代历史的空白。

有文保专家强调,在对二台子地区建设开发之前,应该首先办理文物保护手续,然后由文保部门派出工作队进行调查,然后逐级上报给市、省相关部门批准,随后开始发掘。如果其中发现规模较大、文物价值较高的墓葬,则还应对墓地进行保护。明星记者 栾俊学 特别记者 张晟

沈阳汽车城准备开发的东望街西地块之下,埋藏着一个较大规模的清初贵族家族墓地。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