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连江县官坂镇 古寺重建发现北宋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寺庙原先的大雄宝殿已经被拆,地上全是碎瓦片,只有三个须弥座留在原位

“镇上的隐峰寺要重建大雄宝殿,施工时发现了宋代文物”,昨日,家住连江县官坂镇的一位居民致电本报新闻热线968111,反映在连江县官坂镇隐凤山脚下的隐峰寺里,找到了宋、明等朝代的石碑、石刻。

昨日,记者赶到了隐峰寺,寺庙原先的大雄宝殿已经被拆,地上全是碎瓦片,只有三个须弥座留在原位,寺庙门前堆放着不少从旧的大雄宝殿内搬出的物品。

住在寺庙边上的依姆指着中间的须弥座告诉记者,须弥座上面刻有“明万历”,可能是明朝文物。记者走近须弥座,看到须弥座上面的文字,仔细辨认应该是“万历辛丑年新建”。对照干支纪年,明万历辛丑年为万历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601年,距今已有411年历史。

在依姆的指点下,记者还找到了一块嵌在地里、年代更久远的石刻。这块石刻位于古寺门廊右侧,条石里“所时元丰八年乙丑仲冬”几个大字指的是北宋宋神宗去世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1085年。

这座古寺建于何时,为何会有这些文物出现?

记者随后咨询了连江县博物馆馆长骆明勇,他告诉记者,隐峰寺的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据民国版《连江县志》记载,宋代佛寺经济较为发达,不少寺庙殿堂建设较大,有的还兴办公益善事。骆馆长说,隐峰寺的这些文物、石刻,有助于研究当地佛教史,他已经同寺庙沟通,将对这些文物进行保护。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