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现大量旧石器石制品 出土石器时代最高技术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土的阿舍利手斧

今天的人类,喜欢追求最新、最棒的技术,而在古人类时期,人类是否也在追求“高科技”?近日,考古学家在我省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发现大量石制品,令人惊喜的是,代表几十万年前,古人类时期直立人“高科技”的“阿舍利手斧”等石器的大量集中出现,十分罕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十分罕见

2万余件石制品集中出现

今年4月开始,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洛南县博物馆和南京大学的专家,对南洛河干流与南部支流县河之间的“四十里梁塬”地带再次进行了详尽的旧石器遗址普查工作。期间意外在城关镇中心村张豁口已建成民居旁前期开挖的长20余米、高约2米的黄土地层剖面上,采集到包括两面修理刃缘的手镐在内的数十件石制品。

由于该地点为新规划的农村宅基地和道路建设范围,考古人员对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令专家们惊奇的是,截至目前,从遗址不同黄土层出土各类石制品20000余件。石制品中既有手斧、手镐、薄刃斧、砍砸器、大型石刀和石球等重型器物,又含有轻型的刮削器和尖状器等。另外,考古人员还分别发现了原始人类打制石器时遗留的作业点,其中在一个作业点考古人员观察到数件可拼合的浅色石英岩石制品,说明遗址中相当一部分石制品为原位加工时废弃后,被黄土沉积物快速掩埋起来。

有啥价值

代表直立人时期石器最高技术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社江说,根据手斧等其他石器的特点,它们属于非洲和欧亚大陆西侧旧石器时代早期阿舍利(Acheulian)文化类型的工具。

据介绍,阿舍利文化是旧石器文化中的一个阶段,流行于距今大约170多万年至20万年前后,因最早发现于法国亚眠市郊的圣阿舍利而得名。其石器特点就是左右对称的手斧,多类型组合,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工具就是手斧,这种工具一端较尖较薄,另一端略宽略厚,是史前时代第一种两面打制、加工精细的标准化重型工具,它代表了古人类——直立人时期石器加工制作的最高技术境界。

据有关专家介绍,早期的手斧打制较粗糙,到晚期,石器加工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手斧器形较为规整,加工精湛。除手斧外,还有薄刃斧、手镐等石器,这表明当时直立人双手已非常灵巧,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认知和思维水平,早期人类是不可能制作出这种标准化的工具的。有的专家甚至认为,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技术传播和学习水平的古人类群体,才可以使这项技术一代一代传下去,专家们甚至可以由此推测早期人类语言的产生,社会组织形态等。

学术探究

遗址具体年代还需进一步确定

王社江说,一般来说,阿舍利类型的石器集中在非洲、西欧、西亚等地发现。之前在东亚地区的韩国、我国百色等地都有零星发现,但此次各种类型的器物却大量出土,仅在2011年4-6月试掘的、两条面积分别为4×9平方米的探沟中就出土手斧7件,其中大的有20余厘米,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甚至整个东亚地区单位面积中该类器物最为集中的发现。之前他们也在洛南发现的一些石器因为脱离了原生层位,无法辨别时代。

王社江说,这次的手斧等石器是从黄土地层中发现,根据黄土地层序列,运用光释光和古地磁等测年技术,他们可以确定这批器物的明确年代。目前,在南京大学实验室,有关专家对采集土壤样品的分析工作还在进行当中,遗址具体的年代还需要进一步确定。阿舍利手斧和薄刃斧等的发现,对认识中国南北自然地理过渡地带秦岭山区的旧石器遗址年代学、石器工业性质、古人类生存环境、东西方旧石器文化比较研究、早期人类行为和技术交流与传播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该旧石器地点的重要价值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