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首次考古调查清楚明长城营堡基本布局(组图)



新华网陕西频道9月19日电(记者冯国)作为重要驻军聚落,明代长城的营堡情况如何呢?考古人员多年田野考古调查发现,在陕西境内的明代长城地带先后存在着45座营堡,依形据水分布在明长城的大边与二边之间,与长城一起构成复杂的防御体系。
陕西省明长城沿线自东向西经过府谷县、神木县、榆阳区、横山县、靖边县、吴起县、定边县七县区,地处毛乌素沙漠东南边缘以及白于山地。明代属延绥镇辖地,被列为“九边重镇”之一。陕西省明长城是延绥镇防区的边防军事工事,主要是为了防御河套地区的蒙古骑兵。
主持明长城考古调查工作的西北大学教授段清波说,此次调查发现史传的明长城“三十六营堡”实际上共44座,外加绥德城1座,共计45座营堡。营堡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可分为山坡型、河川型、草原型和山坡河川型四大类;其平面形制,可分为方形、长方形、圆形、不规则形三类;其平面格局则可分为一条或两条主要街道型、十字街道形、棋盘方格型等。
陕西明长城一带主要河流有黄河、清水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榆溪河、无定河、芦河,靠近水源筑营堡也不意外。在已调查清楚的陕西明长城营堡中,有28座城堡的选址与河流有密切关系,多选在河流边缘、一二级台地等地,以扼守交通要冲。
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姬翔月说,除了调查营堡的布局之外,还对所有营堡的建筑进行了全面调查,共发现马面116座、敌楼12座、角楼101座、瓮城及城门52座、水门4处、护城壕1处、中心楼17座、庙宇2处、民居8处,另有附属的烽火台、敌台31座等。
明长城是连绵不断的复杂防御体系,这些营堡都位于大边长城和二边长城之间,每座营堡负责一段墙体和相关墩台的瞭望攻守任务。按实际需要,长城沿线的防御性营堡可分成东、中、西三路,建安堡以东为东路,双山堡至清平堡为中路,龙州堡以西为西路,共同由延绥镇管辖。
段清波说,随着自然环境和双方军事力量的变化,这些营堡有些位置有所迁移。譬如有的没有水了,有的太靠后方了,不适应战争的需要就往前移。现在能看到的陕西的明长城营堡共有36座。
作为军事性建筑,明长城的营堡拥有高达10米的城墙,部分包有砖石,目前大多数的夯土城垣得到保存,其附属设施包括敌台、角楼、城门等,但都受到程度不同的破坏。姬翔月说,可喜的是,调查中还发现许多中心楼、宗教和民居建筑,从而为研究和认识营堡的日常生活等提供了珍贵资料。(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