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考古研究员李毓芳:蜀道与蜀道文化遗产
蜀道是秦汉隋唐时代,首都长安与四川之间的道路。蜀道因“蜀”而得名,蜀为商周时代的方国。蜀国曾是从周武王伐商纣的八国之一,战国时代为秦所灭,以其地置蜀郡。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据蜀,改为成都尹。三国时,刘备建蜀国,元以后为四川省之别称。可见早在商周时代关中已与蜀地往来,至战国时代的秦国与蜀来往更为密切。
“蜀道”之名当源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秦汉隋唐时代都城咸阳、长安与蜀相通的道路(蜀道)有多条,其中自西向东主要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等,它们越过秦岭至汉中,再经“金牛道”至“蜀”(即成都),经“米仓道”至巴中。
“陈仓道”在上述“蜀道”之中时代较早。“陈仓道”因“陈仓”而得名。陈仓为春秋秦邑,秦置陈仓县,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二十里渭水北岸。《水经注·渭水》记载:“(陈仓)县有陈仓山,山上有陈宝鸡鸣祠。”《史记·封禅书》记载:“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
陈仓道自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西南行出散关(又名大散关),散关一说因临古散谷水而得名;又一说散关所在地西周时为“散国”,西周青铜器有“散氏盘”,其上铭文“散氏”与“散国”有关,铭文中又有“周道”,应为西周时代路经“散国”的关中周王朝与蜀之通道。散关位于大散岭上,古为兵家要地。散关遗址在今宝鸡市益门乡二里关村西,东汉建安二十年(215)曹操伐张鲁、蜀汉建兴六年(228)诸葛亮伐魏等军事活动均出入或据守此关(散关)。陈仓道自散关,经观音堂、黄牛铺、草凉驿至凤县,在凤县出现了两条道,一条道是自凤县折向东南,经三岔乡、南星乡至留坝县褒斜道,这条道又称“连云栈道”;另一条道自凤县经两当县、徽县、青泥岭、白水江、老爷岭、略阳、煎茶岭、白马关至勉县入金牛道。《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公元前206年“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汉王遂定雍地,”还定三秦,即此道。陈仓道亦称“故道”。
褒斜道是秦汉以来关中与四川之间十分重要的通道,其道因取褒水、斜水两河谷得名。
褒水上源名紫金水,出今陕西太白县东南太白山,西南流经留坝县,至勉县东、汉中市西入汉水。西周时有褒国,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褒城镇东。《国语·晋语》记载:“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史记·周本纪》亦载:“幽王嬖爱褒姒。”《索隐》:“褒,国名,夏同姓,姓姒氏。”
斜水亦名斜谷水,即今陕西岐山县南渭水南岸支流桃川河、石头河。源出太白县南太白山,东北流至岐山县南入渭河。
《史记·河渠书》记载:汉武帝时期“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为了加强都城长安与四川地区的联系,增加都城的粮食储备,计划的从汉中向关中的漕运之事没有实现,但褒斜道开通了。褒斜道的开通,减少了陈仓道的“多坂”与“回远”,缩短了关中与蜀地的交通距离400里。西汉中期以后,褒斜道成为秦蜀之间的主要使用道路。
褒斜道自今陕西眉县沿斜水及其上源石头河,经今太白县,循褒水及其上源白云河至汉中。长四百七十余里。五代以后,北段(斜谷道)废,由南北上者,自褒谷入陈仓道,出散关至宝鸡。
褒斜道东部是傥骆道,傥骆道亦称骆谷道,《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有骆谷路,南口曰傥谷,北口曰骆谷。”傥骆道自今陕西周至县都督门向西延入太白县黄柏源乡,沿清水河,经偏桥子、核桃坪、古字梁、杨家院,至二郎坝乡的大坝、田坝、高家坝、二郎坝折向南,入石塔河沟上山,又经石板沟、石桥、凉桥翻越秦岭入洋县南至今洋县以北的傥水谷口。此道始于三国,盛于唐代,德宗避朱沘、僖宗避黄巢,均由此路至汉中、四川。五代后渐荒废。
子午道秦时已有,《史记·张仪列传》之《正义》引《华阳国志》记载:“秦遣张仪从子午道伐蜀。”,《汉书·王莽传》记载:“莽以皇后(莽女)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经汉中。”从汉中再至四川。子午道作为经汉中入四川的道路,一直沿用至唐代。
在秦岭南麓,与上述四条蜀道相连,通往四川的道路主要是金牛道,此外还有米仓道等。
金牛道亦称石牛道、剑阁道,是古代陕西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间的主要交通路线。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人蜀,经广元市而至剑阁县。其具体走向是自五丁峡、过五丁关、滴水铺、宁强、牢固关、黄坝驿、七盘关、神宣驿、明月峡、朝天峡,沿嘉陵江峡谷东岸峭壁,过大小漫天、龙洞阁、千佛崖到广元,又经剑门、梓潼、绵阳、德阳到成都,自汉中到成都全长约1200余里。
米仓道为汉中入四川的又一交通路线,因米仓山而得名,米仓山一名仙台山,又名玉女山。在今四川北部与陕西边界上,西接摩天岭,东连大巴山。东西走向,海拔1500~2200米,为汉水与嘉陵江分水岭。自今陕西汉中市南行,循汉水支流濂水河谷,翻越米仓山而进入四川至巴中。
秦汉隋唐时代,关中与蜀地穿越秦岭的交通,主要是“栈道”,故《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说“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在战国时代,千里栈道连接了关中的秦国与蜀地,从而也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是其日后统一六国的重要条件。栈道是“蜀道”的独特风景线。保存至今的蜀道栈道及其附近的古代石刻,在古代道路文化遗产中最具特色,它们应该是蜀道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物质载体。关于蜀道栈道及其相关石刻的考古工作,过去开展过一些,学术界有所了解,但是距离全面掌握蜀道栈道及其相关石刻内容、深刻认识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还有许许多多考古工作要进行。
陈仓道由宝鸡市渭滨区向南延人本县黄牛铺镇,沿嘉陵江,至凤州乡折向东南,经三岔乡、南星乡至留坝县,全长约90公里,全线发现栈道遗址及摩崖题刻10余处(长桥栈道遗址、仓坪栈道遗址、心红铺栈道遗址),其中凤州东南一段又称连云栈道。由留坝县,沿北栈河、褒河,经庙台子、城关、姜窝子、铁佛殿、马道、青桥驿等乡、镇至汉台区。境内全长约70公里,分布有栈道、栈桥等遗址数十处(石峡沟栈道遗址、强龙垭栈道遗址、八里关栈道遗址)。
褒斜道是“蜀道”之中保存栈道遗址及其它遗迹最多的一条古代道路。
褒斜栈道名北栈道,其太白县王家璦至鹦鸽乡,五代以后斜谷道废,自褒谷以北由故道出散关。褒斜道自留坝县柘梨园乡向北延入太白县,沿红岩河、石头河分布,经王家堎乡、白云乡,至嘴头镇折向东,翻越山梁进入桃川乡,再折向北,经鹦鸽乡伸入岐山县。本县境内全长约110公里,全线发现栈道、栈桥等遗址近10处(王家堎乡的吊坝栈道遗址、油房坪栈道遗址、西坝栈道遗址、铁炉沟口栈桥遗址,白云乡的古迹街栈桥遗址),其中王家堎乡段的遗迹分布密集,保存较好。
五代以后斜谷道废,自褒谷以北由故道出散关,褒斜道自汉中市汉台区向北延入留坝县,沿褒河、红岩河河谷分布,经青桥驿、马道、铁佛殿、姜窝子、南河、柳川、江口、柘梨园等乡、镇进入太白县。境内全长约95公里,全线分布栈道、栈桥等遗址近40处。
留坝县褒河乡褒斜道石门位于褒斜道褒谷南口西岸,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开凿隧道之一。一般认为始凿于东汉永平六年(63年),采用“火焚水激”法,历时三年凿通。石门呈洞状,南北向。有东汉至明清时期的摩崖题刻百余方,其中7方凿刻或镶嵌于隧道内壁,其余位于石门附近的崖壁及河中巨石上。题刻内容大体分为三类:关于修凿褒斜道及石门;关于修筑山河堰等;题诗、题名、题额等。著名的有“鄐君开通褒斜道”、“杨君石门颂”、“石门铭”、“修山河堰记”等,以汉魏刻石为主体的13种题刻,世称“石门十三品”。1974年修褒河水库时,将包括“十三品”在内的17方摩崖石刻搬迁至汉中市博物馆。现石门隧道及其它摩崖题刻均被褒河水库淹没。
“鄐君开通褒斜道”题刻(东汉) 原在石门南洞右侧崖壁上。内容为记载永平六年(公元63年)至永平九年汉中太守鄯君(佚名)及其部属王宏等,率广汉、蜀郡、巴郡刑徒2000多人开通褒斜道258里的历史。题刻广阔,大书深刻,笔阵森严,气势雄峻,是代表东汉书法的鸿篇巨制。
“石门颂”题刻(东汉)原在石门隧道内西壁,汉中太守王升书刻。其书法洒脱劲挺,为汉隶上品。
“石门铭”题刻(北魏)原在石门隧道内东壁,内容记载褒斜道废弃,石门因而闭塞,梁、秦二州刺史羊祉奏请改道,左校领贾三德率部下及刑徒万余人修复栈道,至永平二年峻工一事。王远撰书,武阿仁刻。其内容及书法均为石刻铭文中的佳作。
“衮雪”题刻 原在石门南约250米、褒河水中一巨石上。此处多石,水浪冲激,状若雪花飞溅。题刻幅宽1. 48米,高0.67米。横刻隶体“衮雪”二字,传为曹操所书。
栈道是中国古代交通史非常特殊的一种道路,其中尤其以“蜀道”之栈道最为凸出。由于“蜀道”之栈道修筑于危岭峭壁,其难度之大从唐代文人欧阳詹《栈道铭》可见一斑,其载:“惟兹地,有川不可以舟涉,有山不可以梯及。粤有智虑,以全元造。立巨衡而举追氏,缒、纑以下梓人。猿垂绝冥,鸟傍危岭。凿积石以全力,梁半空于木棚。斜根玉垒,旁缀青泥。截断岸以虹桥,绕翠屏而龙绕。坚劲胶固,云横砥平。总庸蜀之通途,绕歧雍之康庄。”
“蜀道”及其“栈道”作为文化遗产有着其独特性、唯一性,保护好蜀道及其栈道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