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风博物馆:东海坝上“听风楼”

  “您觉得对浙江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什么?”在浙江省气象局与“浙江在线”联合发起的今年“3.23世界气象日”票选活动中,台风“蝉联”对浙江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在舟山市岱山岛西南面的“浙江防台风第一坝”上,有一座形似舰帆的建筑,迎着风浪,日夜守望千岛海域。这是我国首个以台风为主题的气象灾害体验型科普博物馆——中国台风博物馆。

  一举多得树品牌 特色传播“风文化”

  台风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博物馆,还是中外重大风灾的展示平台、先进气象文化的传承地、气象防灾知识的社会宣教场所、台风科研与观测的实验室,也是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文化缩影和海岛休闲旅游的绝佳选择。

  中国台风博物馆如此多功能得益于建馆设计思路和理念,馆区以台风主题为核心,分为四大区块,其中的台风科普展览馆和防灾科普体验娱乐场馆为核心区块,另有海景观光区和海岛休闲区两个旅游功能区块,不同的区块承担了不同的展览任务,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

  据台风博物馆馆长、岱山县气象局局长赵虎炯介绍,中国台风博物馆除了有5名在职科普宣教讲解员外,还拥有一支由当地气象工作者、气象协理员、科普爱好者、退休干部职工自发组成的25人 “气象科普志愿者宣传队”。

  陆金鸯是台风博物馆里“讲龄”最大的讲解员了,自2003年开馆以来长期从事讲解工作。他骄傲地说:“自开馆以来,中国台风博物馆已累计接待中外游客30余万人次,前来参观体验的游客无不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灾害体验开先河 防灾意识“软植入”

  把台风关在一间房子里,怎么可能?毫发无损地感受狂风巨浪,如何实现?热带气旋携风带雨扑面而来,何以自保?台风博物馆将这些一一实现。

  在台风博物馆防灾科普体验娱乐场馆内,每天都风雨大作、巨浪滔天。该馆建有台风4D动感立体影院,配备全天候大型仿真模拟系统,集声、光、电、三维、同步特效技术于一体,能够真实模拟呼啸而来的风和铺天盖地的浪,让参观者亲身感受台风的凶、险、奇。游客纷纷表示,在深刻感受到台风骇人威力的同时,也更加渴求台风防灾知识。

  与以动态、参与、体验为特色的互动场馆相对应的是静景展馆,该馆以平面布展的方式,利用图文展板、实物仪器、科普模型展示了台风科普、防台风知识和抗台风历史文化。两类场馆动静相辅,相得益彰。

  “中国台风博物馆的创建构想,源自海岛人民防台风意识的提高。”赵虎炯说。他认为,从古到今,对灾害的恐惧都是因为少知寡识,抗台风防灾要从知己知彼做起。博物馆以气象历史文化、气象科学原理、防灾科普知识为题材,以独特的创意、全新的理念、高科技的手段实现了寓教于乐。在健全防灾减灾社会体系刻不容缓的今天,台风博物馆是推动全民体验自然、深植防灾减灾意识的一大助力。

  流动宣教进渔村 科普效益“最大化”

  “看了气象部门的台风趋势预报,再到博物馆里参考一下相似路径的历史台风,感觉心里更踏实了些。” 常去台风博物馆参观的岱山县高亭镇闸口一村村主任赵海说。

  自开馆以来,中国台风博物馆始终致力于提高广大游客和海岛民众的科学素质、普及海洋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在依托社会科普宣教平台,做好面向广大游客的科普宣传的同时,该馆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的热情,坚持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渔村”社会科普宣传活动,深入乡村、社区、学校、军营、厂矿企业传播防灾减灾知识和法规。

  中国台风博物馆和岱山县气象局等单位逐步建立了在渔业伏休期联合开展海洋性气候灾害防御科普教育的工作机制。在每年伏休期间,气象科普志愿者宣传队深入全县各乡镇,以展览板报、分发资料、登船指导、提供专家咨询、开展科普讲座等方式,向全县各乡镇渔民和村干部普及海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获得当地居民点赞。

  岱山县高亭镇渔山村的渔民李玲在参加去年的“流动博物馆进渔村”安全生产促进会后感叹道:“专家面对面讲课的效果太好了,给我们讲得通俗易懂。”

  这种渗透式科普活动在提升渔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滋养了他们对气象科普的兴趣。在每年台风汛期来临前,常有许多“渔老大”、修船厂老板主动来到台风博物馆查询历史相似台风案例。台风博物馆已经是他们获取出海信息、深入了解台风“脾性”的重要一环,同时,该馆也是气象科普社会化、常态化的直接体现。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