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每月一星”系列展《桂叶形石器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饶河县小南山遗址发现的桂叶形石器

 

  3月31日,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七十九——桂叶形石器特展》。该石器出土于黑龙江省饶河县,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距今一万三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在饶河县小南山出土的部分玉器和采集的桂叶形石器均属新石器时代礼器,在七千年前这里的先民已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

 

  1965年,饶河县中学的学生在小南山遗址发现桂叶形石器即桂叶形石矛,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该器物制作精美,形制独特,属国家一级文物,在当时作为一种礼器所使用。这件桂叶形石器为黑龙江省发现的细石器中个体最大的一件。此文物通长25厘米、宽5.8厘米。其形制如一片两头尖的桂叶,故名。该石器为周身琢,中间厚,两侧薄,形制对称,薄厚均匀,边刃加工制作锋利,是镶嵌在骨刀梗上的石片石器,属刮削器一类。从对饶河小南山遗址的研究以及石器本身的完整无缺来推断,这件石器是当时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首领人物墓葬中的随葬品,属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新石器文化。

 

  古代礼器和日用器物,包含着重要的精神文化内容,尤其是礼器,和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以及政治制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礼器,一般认为是古代贵族在进行祭祀、丧葬、朝聘、征伐和宴享、婚冠等活动时举行礼仪所使用的器皿,还有一种理解,即把原始部落的酋长直至封建帝王那个用于上列礼仪的器物,均视为礼器。

 

  新石器时代晚期,礼器随着阶级的分化而出现,并且渐渐越过了“燔黍捭豚”、“汉尊杯饮”以敬鬼神的阶段,达到了较高水平,并为古代礼器的兴盛开拓了道路。

 

  小南山遗址出土的桂叶形石器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对填补无文献记载的考古文化缺陷具有重要价值,体现了古代先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展示出黑龙江省勤劳的古代先民创造力和独特的渔猎文明。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