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邮政变身邮驿博物馆
3月20日,在中国邮政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邮票在位于什刹海烟袋斜街的广福观内举行首发式。与此同时,地安门邮政支局大清邮政信柜装修改造后重张迎宾,大清邮政吉祥物同时面世。当日,大清邮政信柜与西城区什刹海街道、什刹海景区管理处合作,首发《什刹海集印本》。
据了解,首次推出的什刹海地区限量版集印本,在游客体验什刹海特色路线的同时,可以收集精美印章,享受优质商家的专属优惠。不仅如此,大清邮政还首次公布地标性吉祥物“Donglong”,充分体现了什刹海地区“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的历史气息。什刹海街道办事处主任陈新介绍,希望通过推动烟袋斜街特色旅游产品品质的提升,使这一地区的商业、旅游业态从模式化、单一化的旧有形式升级为突出城市协调性、突显体验感受的新形式,进而促进什刹海地区商业、旅游业态的升级转型。
1896年3月20日,清光绪皇帝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办邮政的奏折上朱批“依议”二字。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大清邮政官局,中国近代邮政由此诞生。从1896到2016,中国邮政120载风雨兼程,从“置邮传命”到“裕国便民”,从“传邮万里国脉所系”到“人民邮政为人民”,一代代邮政人秉承“家书抵万金”的重托和“一封信一颗心”的承诺,孜孜不倦、前仆后继地努力着、奉献着、拼搏着、奋斗着,架起了一座通政通商通民的桥梁,建成了连接城乡、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邮政网络,书写了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行业历久弥新的传奇。
为配合中国邮政120周年纪念活动,中国邮政当日发行《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4枚,图案内容分别为:信达天下、便民服务、速递物流、普惠金融,全套面值为4.80元。同时,采用“年年有余”和“喜临门”邮票,特别印制发行小全张一枚。该套邮票由邵立辰、马骥设计,邮票画面将邮政历史和现实融合,突出表现邮政时代风采。同时,在印制上采用高精度胶印和局部冷烫工艺相结合,由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印制。
为庆祝中国邮政双甲子华诞,作为中国首家结合中轴文化、大运河文化、古邮驿文化的大清邮政信柜重张开业。从传统文化品牌转型为文创型新兴产业,大清邮政信柜除办理正常的邮政业务外,兼为一个邮驿博物馆,以“团龙水龙聚龙脉”作为文化底蕴,为游客近距离呈现从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到清代的邮驿发展历程,并向游客免费开放。
大清邮政信柜经营着具有什刹海历史文化特色的异形明信片、慢寄等服务,并坚持“做北京自己的城市明信片”。“见证足迹,旅途分享”,大清邮政信柜倡议:在特殊的日子里为惦念的家人、朋友寄上一封信件,送上一份祝福,盖老邮戳,送鸡毛信,亲情所系,传邮万里。
活动现场推出了大清邮政信柜文物及特展、《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二十周年》邮品展销、邮品设计师现场签售、加盖纪念邮戳和风景日戳等丰富内容,为广大游客和集邮爱好者奉献了一道集京城风情、历史文化和集邮文化于一体的饕餮盛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