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找回当年知青要建农耕博物馆

  昨天,金东区曹宅镇上明路村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村支书胡旭波花了大半年找回来的。他们虽然是普通退休市民,过有一个相同的身份——知青。

  “村里商量,邀请他们来‘忆当年’。”胡旭波说,他的最终想法,是要把当年知青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建设成农耕博物馆。

  说起建这个农耕博物馆,胡旭波挺有想法。村里几栋老房子,经常有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会问:“这房子以前是谁住的?有什么用?”在老一辈看来,这是简单的问题,却还是会把一些年轻家长问住。

  胡旭波说,这几栋老房子是一代人的回忆,是知青们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场所。

  为了让年轻一辈了解、记住那段历史,村里马上行动起来,第一步就是找人。

  “人真不好找啊,没有地址,联系电话还是最老的,我们几个人分批打听,接着上门去找。”总算不错,胡旭波找到了1970年到1977年的知青。这次有6人回来参加活动,之后还会有从杭州等地赶回来的。

  “老的农耕工具我们也一一找回来了,还有一架100多年前的水车,等大家沟通好,把场景恢复一下,就开工。”胡旭波说,他很希望知青都能回来看看,给这座农耕博物馆提供素材和意见。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