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邮政变身邮驿博物馆 首次公布地标性吉祥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月20日上午,大清邮政信柜吉祥物“Donglong”首次亮相

 

  3月20日恰逢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二十周年,因装修改造而停业了一个多月的大清邮政信柜重新对外开放。重张后的大清邮政信柜除保留原有邮政业务外,还新增邮驿博物馆,为游客呈现从商周时期到清代的邮驿发展历程。此外,大清邮政信柜吉祥物同时面世。

 

  今天上午9时,记者来到位于西城区烟袋斜街的大清邮政信柜看到,重新开张的大清邮政信柜保留了屋内黑底金字的“大清邮政官局”牌匾,以及门口的仿古邮筒和“寄信小孩”铜像。邮局内新增设的邮驿博物馆也是古色古香,设有古代邮驿史区、漕运区、中轴区、互动与展览区、明信片区和慢寄区。

 

  记者注意到,除了传统邮政业务外,邮驿博物馆还可以买到具有各类特色的明信片,京剧脸谱、传统服饰、手绘人物等图案的明信片应有尽有。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从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到清代的邮驿发展历程,还能看到从海关邮政时期到大清邮政时期的所有邮票样式。

 

  据大清邮政信柜的经理介绍,大清邮政信柜作为中国首家结合中轴文化、大运河文化、古邮驿文化的邮局,将传统文化品牌转型为文创型新兴产业,以“团龙水龙聚龙脉”作为文化底蕴,游客可免费进行参观。

 

  另外,大清邮政信柜首次公布地标性吉祥物“Donglong”。据负责人介绍,吉祥物“Donglong”的名字来源于投递信件时,信件落入邮筒时发出的“咚咙”声。吉祥物以中华民族传统图腾“龙”为设计主体,以黄色和紫色为主色调,黄色代表黄种人的肤色,紫色象征紫气东来,体现了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气息。

 

  据什刹海街道办事处主任陈新介绍,希望通过地标性吉祥物来推动烟袋斜街的特色旅游及产品,使这一地区的商业、旅游业态,从模式化、单一化的旧有形式,升级为突出城市调性、突显体验感受的新形式,进而促进什刹海地区商业、旅游业态的升级转型。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