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临泽农民自办抚彝民俗博物馆
旧时农家堂屋摆设
张掖市临泽县蓼泉镇双泉村农民宋有彪历经20余年潜心收藏民族民俗文物等各类藏品达4000余件。为了让“历史再现”,也为了让广大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绚烂多姿,在友人的鼓励下,宋有彪萌生了自办民俗博物馆的想法。3月10日, 宋有彪自办的“抚彝民俗博物馆”在张掖市及临泽县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开馆。
“抚彝民俗博物馆”在蓼泉镇文化站二楼,自2015年8月开始装修布展以来,他结合自己的藏品,在张掖文化界知名人士帮助下,投入资金20多万元,策划布展了5个主题展厅,面积500多平方米,分类展出了自己的600余件展品,免费供游客参观。沿着走廊,依次设有抚彝遗梦、乡村记忆、民俗农耕、红色记忆、诗瀚桑梓五个展厅。宋有彪向记者介绍,蓼泉镇是原临泽县城驻地,有“抚彝故地”美称,所以博物馆取名“抚彝民俗博物馆”。记者从《临泽揽胜》看到,蓼泉,宋、西夏为宣化府镇彝军地,明代为甘州右卫地,筑抚夷堡。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巡抚都御使廖逢节设抚彝营,扩大边防规模,扩民堡建城邑。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设甘州府抚彝分府,改称抚彝。
在抚彝遗梦展厅,一幅反映抚彝古城的画作,再现了古时当地群众安居乐业、商贾往来贸易的场景。宋有彪告诉记者,作为抚彝古城所在地的蓼泉镇,得益于黑河水的灌溉,自古以来就是一块物产丰富的风水宝地,他为此专门经过研究历史后找人做了该画作。而记者也了解到,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蓼泉镇目前设施蔬菜、草畜养殖、制种等支柱产业效益明显。
步入乡村记忆展厅,一个古色古香的农家客厅展现眼前,木质风箱、马灯、烟壶等富有本地特色的生活用具一应俱全。而民俗农耕展厅里的大车轱辘 、手推车、风车等一件件农具,则展示出了临泽深厚的农耕文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