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宝级文物与北京故宫伯仲之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Taipei's National Palace Museum)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为中国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6根石柱组成的牌坊,气势宏伟,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内设有20余间展览室,文化瑰宝不胜枚举。

 

  院内收藏有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沈阳故宫、热河行宫、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运到台湾的二十四万余件文物,所藏的毛公鼎、散氏盘等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如西周毛公鼎、散氏盘;镇宫之宝的玉器翠玉白菜、辟邪雕刻、《核舟记》的原型等;王羲之、颜真卿、宋徽宗书法手迹,近代张大千庐山图卷等;还有北魏以下历代金铜佛像,清恭王府紫檀家具等。藏品数量巨大,呈现了华夏文明五千年的精髓。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

 

  博物馆的不同陈列室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历史文化艺术展览,前去参观之前可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http://www.npm.gov.tw/zh-TW/)查询最近的展览内容及安排。

 

  博物院内其他景点

 

  故宫博物院除了馆内的展品可参观以外,园区内其他著名景点亦不容错过。包括至善园、至德园、张大千纪念馆等。

 

  张大千纪念馆原称摩耶精舍,整体建筑为张大千先生亲自设计,以保留故居、重现张大千先生的生活起居环境为主,并且展示照片及各种奇石盆栽等。

 

  台北故宫“三宝之说”非官方认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翠玉白菜

 

  玉雕“翠玉白菜”是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料,运用玉材自然分布的色泽,雕琢出一颗几可乱真的白菜;翠玉白菜是清代光绪皇帝瑾妃的陪嫁之物,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纯洁菜叶上还雕有螽斯虫(俗称“纺织娘”)和蝗虫,寓意“多子多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毛公鼎

 

  毛公鼎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肉形石

 

  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清康熙时供入内府。这块清代的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峰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取自一块黄玉,经人的鬼斧神工,竟然就雕成了一块玉东坡肉。很像一块美味多汁、肥瘦相间的“东坡肉”。

 

  观念纠正:

 

  关于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若论其镇馆之宝,毛公鼎或者可以入选,但是肉形石和翠玉白菜的价值却没有传言的那么高。因为台北故宫的管理原因,以及国人大众审美的心理,造就了“镇馆三宝”之名。

 

  那台北故宫常设展出的文物中,真正顶级的是什么呢?

 

  台北故宫里有一项堪称世界第一的收藏,那就是瓷器。中国瓷器以北宋的汝窑为尊,现在全世界有据可查的汝窑瓷器大约有七十件,台北故宫一共有21件,是全世界收藏汝窑最多的博物馆。

 

  翠玉白菜和肉形石能成名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台北故宫最顶级的国宝总是不展出,所以地陪根本不会备课,于是观众也就不知道。中国文物一般有几大类:玉器、青铜器、瓷器、书画,其中最难以展出的就是书画。偏偏台北故宫最珍贵的文物里,十件能有七八件是书画作品。

 

  不过书画再多,也不能随便展览,只好一期又一期的轮流展示,展了一次的书画作品就要休息好几年避光,以期达到满足观众和保护文物的双重目的。于是民间就有了“台北故宫的展品三个月换一次,三十年才能看完”这样一个说法,其实换的都是书画,毛公鼎散氏盘这些不怕光的东西是一直在展出的。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