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藏有800多部家谱市民可前去查阅也可送家谱去保存
70岁的乌统昰,戴上了专门翻阅古籍用的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了编写于民国四年的自家家谱;他每翻开一页都要停顿许久,但边上还是不断传来亲友的提醒:“小心一点,小心一点,翻得再慢点。”
翻到其中一页的时候,他的堂兄,已是84岁高龄的乌统旬突然激动地站了起来,声音颤抖:“这个是我爸爸的名字!”
这是在宁波天一阁的电子阅览室。昨天,“乌”姓家族几代人从五湖四海聚集在一起,有从美国、加拿大远道而来,也有从上海专门赶到,大家抱在一起又哭又笑,只为一个原因:
遗失半世纪的《乌氏盛房支谱》,在天一阁重现了。
寻根——
寻找遗失半个多世纪的家谱
是家族中许多人的执念
“寻根问祖,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的情结。人到晚年,此情更切。”
昨天,84岁的乌统旬,极为感慨地说。
乌氏家谱遗失在半个多世纪前动荡的时局中,之后,乌家族人四散在海内外各地,寻找家谱成了许多人半辈子的执念。
比如乌统旬的三哥乌统旸,17岁离乡求学,1977年成为美国临床化学学院的第一位华人院士,退休前是美国新奧尔良市路州大学医学院病理系检验专家。1986年,宁波大学创立,乌统旸以其父亲乌人孚的名义设立了“乌人孚清寒学生助学金”。
90年代初,乌统旸曾多次回到故乡宁波寻找家谱,也去了趟天一阁。然而那时,要在浩如繁星的古籍中找到属于自己家族的家谱,好比大海寻针,最终乌统旸失望而归。
和乌统旸一样,努力寻找家谱的还有很多乌氏族人,可惜大家都一无所获。
家谱终于找到了
这个消息,牵起三代人的心
转折发生在三年前。当时乌统旬的外孙女王沁莹无意之中看到有新闻报道:2010年,宁波天一阁将馆藏文献资料全部数字化,并且扫描上网供有兴趣的市民查阅。
她登上了这个网站,才刚刚打出一个“乌”字,《乌氏盛房支谱》的名字就跳了出来。
乌氏家谱,竟然那么容易就被自己找到了?王沁莹根本不敢相信。她当即将天一阁官网上《乌氏盛房支谱》的电子版图片全部下载下来,带给外公。
在图片里,乌统旬见到了自己父亲的名字,并排的还有他几个叔叔、伯伯的名字,一字不差!
家谱终于找到了!这个消息,在海内外的乌氏族人中流传。他们中的不少人流着泪说,无论如何都要回来一趟,看看这本家谱。
如此大的家族,聚起并不那么容易。昨天,乌氏族人三代人的14名代表,终于在天一阁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家谱。
这其中,有个未曾到场的乌氏族人,让人特别遗憾——乌统旬的大嫂乌庄韵芳;她也是乌氏族人中目前健在的最高寿者。
“大嫂乌庄韵芳今年已经102岁了,原本今天也要过来的,只是因为身体原因住在医院,但还记挂着寻根这件事。”乌统旬说。
历史——
这个家族曾参与筹建灵桥
还创办宁波首家自来水公司
关于宁波乌姓的来源,《乌氏盛房支谱》中记载:“始祖觉省公始迁以来世居镇海县西管乡。”
乌统旬的曾祖父乌法垚,白手起家,早年和朋友在宁波三江口创设了恒大木行,1912年,又与人合伙开设了一家凤宝银楼。
“到了我祖父乌子英(名显元)手里,乌家的家产几乎占了金木水火土各行业。除了凤宝银楼和恒大木行(1921年改为涵德木行)之外,还有永耀电力公司的许多股权,在东乡东钱湖也有一些地。”乌统旬说。
1914年初,乌子英和蔡良初合伙创办了位于东大路(今中山东路)的宁波第一家自来水公司。东后街86号,是乌家的祖屋原址,就是现在天一广场1号门的位置,自来水厂就在乌家祖屋的大门对面。
后来因为经营不善,乌家的家业盛况不再。即便如此,乌子英在宁波商界一直颇有声望。1935年,宁波民间筹建灵桥,乌子英虽已无力资助,仍被推举为“改建宁波老江桥筹备委员会”委员,并在会计股任股员,而股长是和丰纱厂的经理俞佐震。
在宁波帮博物馆中收藏的《改建灵桥纪念册》中,一张黑白头像照是乌子英留给乌家后代的唯一影像纪念。
“1888年,我的曾祖父法壵公和他的堂兄法森公两人发起撰修家谱。1907年至1909年,法壵、法森两公相继去世,祖父接手续编,直到1915年才脱稿付印,历时27年。印全之后,祖父立即送了一册到天一阁保存,今天我们乌氏后人才能再查到原谱。” 乌统旬激动地说。
说起天一阁的藏品,以大量海内外罕见的珍稀地方志、登科录著称于世,在400多年的传承中,所藏家谱也有800多部,其中不乏世所罕见的珍本,如刘宗周所辑的《水澄刘氏家谱》(明刻本)、万斯大纂《濠梁万氏宗谱》(清乾隆刻本)等,极具版本价值和史料价值。
这些家谱主要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1949年后鄞县通志馆随着机构合并,将作为史料收集地家谱移交给天一阁;二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天一阁工作人员从各种废品仓库、废纸回收站等地方一点点翻寻,“淘”回来的珍品。
1984年10月,已离开故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参观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一套线装古本的《包氏家谱》。顺着包氏绵延脉络查下去,包玉刚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当时,包玉刚高兴地叫了起来:“我是包青天的子孙!”
近几年里,宁波籍名人周星驰、周立波等都曾亲自或委托家人造访天一阁,查阅家谱,寻根问祖。现在天一阁每天都有10多个市民来查阅家谱,民间修谱也甚是活跃。
目前,在天一阁珍藏有新老家谱,主要以宁波区域为主,族姓有100多个姓氏,包括范钦、章学诚、全祖望、黄宗羲、蒋介石、包玉刚等名人的家谱都收藏在内。
天一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民朋友想要了解自己家谱的,可凭身份证到天一阁电子阅览室查询。有想要把家谱送到天一阁保存的,一定年代的老家谱我们会以藏品的形式收做古籍,新修的家谱我们则会作为资料,存入浙东家谱收藏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