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发现清咸丰年间武官墓志铭 已上捐博物馆

  早春二月,益阳地方民俗文化研究者鲁新民又有新的发现:发现了一块清咸丰年间的武官墓志铭,找到了一块“同治七年”的城墙砖,该砖为目前益阳公开资料中年代最早的。同时,他还将重新校勘后的一块黄自元碑帖拓片捐给了市博物馆。

  今年1月19日,益阳市发布《关于征集黄自元书法作品公告》,计划整理出版《黄自元书法作品集》,以推介益阳文化名人,弘扬地方特色文化。鲁新民退休前系株洲市公安局警官,因工作关系,知道醴陵有座纪念宋代名臣的“三公祠”,清光绪二十七年,知县主持修建该祠时,特请当朝翰林院编修、曾为同治帝生母写过《神道碑》的“字圣”黄自元书写并篆额。三年前,鲁新民曾将“三公祠”后墙上这块长1.55米宽0.75米的“醴陵创建三公祠碑记”全文拓下,碑文有490余字。这次重新校勘发现,株洲有关权威记载与碑文尚有26处相左。市博物馆负责人认为,在已收集的黄自元书法中,此拓片是字数最多,也最能体现其神韵和风格的作品。

  武官墓志铭为一盒两块,系红砂岩质,墓主周维新,邓石桥涧山人。墓志载,周氏“生平勤劳”,自幼习武,随父“迁星沙省会”考取“武童”,后由武举任乾州(吉首)协蓝翎千总(六品),“前后派京差廿四次”,先后征湖北、征武冈、征新宁、征广西等。咸丰元年(1851年),在广西象州“捣贼巢擒首逆”“身受重伤犹横矛大呼,冲入贼队,不知所终”。后了解,是“被贼拘禁,愤骂遇害甚惨”“一军皆哭,复奏准诏以忠义可嘉,加恩以守备(正五品)”,并以“王事战没疆场……具衣冠招魂而葬之……葬益阳十六里涧山祖茔旁……得年三十有三”。

  鲁新民介绍,涧山距邓石桥西南约3华里,即长张铁路线附近,看来此公与周扬周立波是同宗。他说,墓志中的“剿贼”即剿太平军,由此可见,清王朝当年其所以寿终“未”寝,在太平军以后又苟延了半个世纪,与它在文武两科中公开选拔人才有关。文科最杰出的代表无疑是曾国藩,周维新则算得上武科代表,也是我们益阳历史上的一颗将星。

  他还说,这块墓志铭是春节前跟资阳区志办主任高征兵在调研时发现的。同时发现的还有一块益阳最早的城墙砖,砖側有阴文楷书“同治七年”,砖端有“吴佑盛”字样。在已知的资料中,益阳城墙砖只有光绪年间的,同治的目前还只有这一块。两件石刻均为收藏爱好者吴某保存多年,未对外披露过。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