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男子收藏古钟700余座 欲建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郑州80后小伙李晨辉痴迷钟表收藏,10年来,他收藏了百年以上历史的钟表700余座,其中不乏一些来自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各种材质的钟表。建一个钟表博物馆是李晨辉的梦想,他希望把自己收藏的钟表展示给世人,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些年代久远的钟表,更好地了解中外机械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3月2日,在郑州市大学路附近古玩城的一个展厅,记者见到了这位80后小伙和他的藏品。只见不大的展厅里,各式钟表琳琅满目,木质的、陶瓷的、玻璃的,应有尽有,有中国造也有外国造。一脸文艺气息的李晨辉,在展厅里来回走动,热情地给记者介绍他的宝贝。

 

  “我收藏这些玩意有10年了,百年以上历史的钟表有700多座,因为空间有限,在这儿展出的有1/3。”李晨辉说,这些钟表从各地收购而来,“经常出去收,也从朋友手里买,有时候买的东西特别残,回来自己修复,这一类的还挺多。”

 

  李晨辉的藏品里,有一部分来自国外,这些进口的钟表,以木钟为主,比如苏钟、广钟、三塔钟等,中国的材质,欧洲的机器,他认为这一类的钟表收藏空间比较大。一些回流的钟表,倒没什么意义,虽说华丽,但是不怎么耐看,没什么艺术性,与中国木质钟表不同。

 

  最初李晨辉收藏钟表,缘于对钟表里面的机械感兴趣。

 

  “一个老师修钟表,我就在旁边看着,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把这东西买回去,就自己捣鼓了,觉得挺神秘的,里面的机械,刚开始也不懂,就是喜欢,纯粹地喜欢,后来慢慢地开始买来收藏。”

 

  遗憾的是,从购买一些普通钟表自己捣鼓,到开始真正收藏年代久远的古钟,李晨辉一直都没有得到家人和身边朋友的支持,很多人都认为他不务正业。

 

  “家人挺反对的,觉得玩这个是不务正业,好多人都不理解。”李晨辉说:“我不这样认为,你想,如果钟表不好的话,那故宫里面也不可能有3000多件钟表,比任何的瓷器、木器都要多。”

 

  纵然遭到反对,李晨辉依然初衷不改。在他眼里,钟表就是一切,已经占据了他的生活,并且不知不觉到了痴迷的程度,看见喜欢的钟表就会不顾一切地买下它。

 

  “我特别喜欢、着迷,看见了就特别心动,虽说买这些东西挺费钱,但舍得买,觉得钱在钟表面前就不是钱,但是又觉得钟表比钱要值钱,所以以藏养藏。”

 

  采访中,李晨辉告诉记者,中国造的一些木质古钟越来越少了,对古钟感兴趣的人也不多了,他的目标就是建一个钟表博物馆,把自己收藏的钟表展示给世人,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些年代久远的钟表,了解中外机械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