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文物展每天限额千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备受关注的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将于3月2日在首都博物馆正式亮相。441组件文物将为人们揭开海昏侯墓的神秘面纱。由于文物极为珍贵,该展览将采取预约参观制,前期以团队为主,个人每天只有1000个参观名额。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截至目前,墓葬共出土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纺织品和简牍、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近2万件。从现有考古成果来看,该墓的主人很可能是汉武帝之孙、汉代在位时间最短、史称汉废帝后被封为海昏侯的刘贺。海昏侯墓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曾获评2015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从某种意义来看其考古价值甚至超过了长沙马王堆汉墓。

 

  “此次进京展出的441组件文物,只是出土文物中很小的一部分,虽然数量有限,但仍可从中看到汉代经济文化的光芒。”首都博物馆新闻发言人杨丹丹称。据此前江西考古研究所负责人透露,此次进京展出的文物包含不少珍贵玉器和瓷器,证明墓主身份的大量信息很可能就藏于其中。

 

  为保文物安全,展览将采取预约参观方式。3月2日至18日,以接待专业团体为主,每天面向个人的预约名额只有1000个,19日起不再接受团体预约,只对个人开放,每天限5000人参观。市民可登录首博官网或拨打电话63393339预约,当日门票须至少提前一天预约,每人每次限约5张。60岁以上老年人、残障人士凭有效证件可免预约进馆。展览将持续至6月2日。

 

  除了海昏侯墓文物特展,首博近期还会有一特展同步推出,即河南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纪念展《王后·母亲·女将》,将展出411组件文物,部分系首次公开展出,展期为3月8日至6月26日。该展也将采取预约参观模式,预约方式同海昏侯墓相同。

 

  现场


  文物装箱全都穿上“保鲜膜”外衣

 

  此次江西一共带来了15箱海昏侯文物。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实地探访了其中一间存放文物的库房。首博专家表示,所有文物被分别放在不同的库房里,以便这些汉代文物能住得更舒适。

 

  房间里,两只被保鲜膜覆盖的木箱整齐地摆放在地上,箱盖上贴着封条,侧壁分别写着“5”和“7”,正面则标注着“江西省考古所”字样。箱身外面画了4个图案。

 

  这4个图案都有啥含义?首博专家解释说,酒杯图案说明要注意防碎,两个冲上箭头图案表示箱子不能倒放,雨伞是防雨的标识,太阳图案表示不能暴晒。据专家介绍,箱子穿上“保鲜膜外衣”,主要是为了防雨和保湿。

 

  据了解,首博的瓷器、玉器、青铜器、竹木牙角家具等都按类别区分库房,不同库房设定不同湿度,比如金属器喜干,库房的湿度就要保持在45%左右;丝织品和纸质类则需要达到50%至55%。每一间库房的温度都恒定在20摄氏度左右,以保证文物保存安全。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