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多家博物馆举办特色活动迎元宵
农讲所里,糖画艺人娴熟的技法使得现场小朋友目不暇接 记者彭年 摄
俗话说,过完元宵才算过完年。连日来,我市部分博物馆组织了丰富多彩的闹元宵活动,观众玩得开心,还学到了不少年俗知识和武汉的历史知识。
20日,江汉关博物馆人头攒动,观众刚进大厅,就被一组灯谜吸引。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这些灯谜都是以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或图片设计的,可用手机拍下谜面后,到馆内寻找对应的谜底,猜对者可兑奖。
黄陂街小学五年级女生张金菁和父亲一起,在馆里一边参观一边找谜底。她告诉记者,每年元宵节,她都非常喜欢猜灯谜活动,今年在博物馆玩得更开心,“我猜中了铁熨斗,也找到了展品,还有一个谜面是‘江城主马路’的灯谜,我猜是‘汉正街’,可惜没有找到相应的图片”。
江西小游客陈为之和母亲、外婆来汉游玩,第一次到江汉关博物馆参观。他在母亲的提示下,猜中了谜底为“汉口商埠邮票”的灯谜。陈妈妈说:“我们对武汉的历史了解不多,用猜灯谜的形式学历史很有意思。”
灯谜也吸引了不少中老年人。69岁的网友“高山流水”是个“武汉通”,一连猜中了好几条和武汉相关的灯谜,不过“钻穴隙相窥(打一历史人物)”还是难倒了他。老人向工作人员求教,得知谜底为“张之洞”,不禁恍然大悟。他建议:“如果谜面中注明‘打一武汉近代史人物’,可能更容易猜到。”
又讯 昨日,武昌农讲所旧址纪念馆也组织了“闹元宵 说民俗”系列活动,市民们在那里制花灯、包汤圆、抢灯笼、赏糖画,一片欢腾喜庆。一大早,家住武昌鲁巷的王蕾带着7岁的女儿来到活动现场,孩子第一次学着包汤圆,也知道了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王蕾说:“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包饺子、包汤圆等传统习俗都被现成的食品代替了。今天带孩子来玩,就是想让她感受一下‘年味儿’。”
另悉,今日上午,还有两家博物馆将举办元宵节活动。武汉博物馆将用动画结合真人表演,再现“年兽”和“压岁钱”的民俗传说,同时请观众体验挂灯笼、请门神、剪窗花等传统习俗。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与汉阳区文化局联合推出“知音江城闹元宵”暨汉阳区第十七届“归元庙会”民俗活动,观众不仅可欣赏舞龙、舞狮、踩高跷、采莲船等非遗项目展演,还可猜灯谜,欣赏民间艺人剪纸绝活,免费品尝汤圆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