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品味浓浓的年味

  春节期间,内蒙古包头博物馆推出了精心策划的“金猴送瑞——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陪您一起过大年”系列活动。从大年初二到初六,馆内“天天有精彩,活动不重样”,浓浓的年味儿吸引了众多观众走进博物馆,品味文化过年新时尚。

  2月9日(农历大年初二)刚开馆,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长谭士俊就来到博物馆大厅,为市民朋友们送上了新春的祝福。馆长亲切的问候感染了在场的每位观众,发自内心的微笑洋溢在了他们的脸庞。在博物馆的“解析福的寓意”智趣大课堂活动中,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动手剪“福”字,一剪一剪认真剪,剪出幸福,剪出福气。活动中,谭馆长也加入进来,热情地与小朋友互动,孩子们高兴地纷纷与馆长合影留念。

  大年初三上午,在博物馆少儿互动区开展了趣味十足的“金猴送瑞——猴年画猴”互动活动。讲解员带领孩子们到《史话石说——内蒙古古代岩画陈列》展厅参观,让孩子们寻找古代先民在岩石上刻绘的“猴子”形象。国家二级美术师、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樊大为老师向孩子们介绍画“猴”的技巧及种类,并从不同角度做引导,让他们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在家长的配合下,相继画出了满意的作品。初三下午,“五彩拓片”活动在少儿互动区开展。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器物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印拓出来的一种技能。活动现场,讲解员向孩子们介绍了拓片的制作方法,并现场演示,最后指导小朋友们动手制作拓片。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农历大年初四,博物馆开展了两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科普亲子互动活动。讲解员带领观众参观完展厅后,孩子和家长们来到了少儿互动区参加活动。活动分为蒙古族习俗及礼仪、北方游牧民族服装展示及自己动手设计蒙古族服饰及民族知识抢答四个环节,小朋友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现场充满欢声笑语。

  正月初五,瑞雪纷飞,博物馆里却暖意融融。小朋友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史话石说——内蒙古古代岩画陈列》展厅,领略了一幅幅古朴的岩画承载的千年历史。孩子们来到了少儿互动区后,指导老师给出了绘画命题,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把自己的想象与生活场景相互融合,形成一幅幅精美的绘画作品。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挂满了天真满足的笑容,家长脸上也流露出欣慰的表情。

  正月初六,博物馆推出了“我们陪您一起过大年系列活动之了解我们的家乡——包头地区历史文化简述”大讲堂活动。上下午各一个小时的讲座,从大的历史背景入手,以包头地区可移动文物及历史古迹为基础,较全面地讲述了包头地区的历史概况,使观众朋友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大大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的热情。

  除上述活动外,内蒙古包头博物馆还在春节期间推出了“文物拼图大比拼”和“寻宝小先锋”活动。这两项活动使孩子们在动手、探索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提高了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2016年春节长假期间,内蒙古包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坚守在岗位上,满怀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观众。广播里传送的馆长新春祝辞、讲解员笑容可掬的耐心讲解、互动区内老师手把手地示范,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据统计,春节期间,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共吸引12000余名各界观众走进博物馆,共享文化盛宴。到博物馆过年已成为包头市民的一种时尚。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