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郭家庙曾国墓地出土文物首展 献上“青铜文化盛宴”

  《穆穆曾侯——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特展》春节期间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芈”字青铜鼎、五音齐备的“商”声钮钟等一系列最新考古成果集中亮相,带来一场“青铜文化盛宴”。

  位于湖北枣阳的郭家庙墓地的发掘,使得曾国的族姓和历史得到初步解答。2002年11月、2014年底至2015年1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对郭家庙墓区和曹门湾墓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后者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本次展览从两个墓区共发现的5000余件铜、陶、漆木、骨、皮革、玉石、贝等文物中精选而出。其中,一批铭文青铜器确认了其为曾国墓地。春秋早期的一件带有“芈”字的“曾侯作季汤芈鼎”,以及春秋早期一套首次加入“商声”的钮钟均为首次公开展出。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在展览现场讲解,这件最近颇受关注的“芈”字鼎,其铭文中“芈”字之所以看起来并不像现代所书写的“芈”,是因为秦在统一六国之后实行了“书同文”政策,将该字改成现代所书写的范式。

  在这里参观的法国女孩露西告诉记者,在中国游学的一年时间里,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来到湖北省博物馆。她说:“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十分令人着迷,这次展出的十件一套钮钟虽然比隔壁展厅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体积小很多,却也能演奏完整、动听的音乐,真是令人惊叹。”

  春节期间,湖北省博物馆还举办了“流动千年的音符”“穆穆曾侯”亲子活动,儿童可亲自体验编钟演奏、手工制作编钟帽饰等。持续近半个月的“楚文化寒假系列课程”同步举行,逐一奉上楚国姓氏、楚国乐器、楚国婚俗等内容丰富的文化大餐。

  方勤说,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是湖北重要的一项社教内容。《穆穆曾侯——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特展》正是把最新出土的文物展示给广大观众与学者,普及考古知识、增进观众对于考古的兴趣和了解,从而更加热爱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