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遗址博物馆开馆:5000年前郑州人就住“三室一厅”

  1月16日,位于中州大道连霍高速口东南角的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隆重举行开馆仪式。这是我省唯一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生活在郑州的朋友,想了解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是咋生活的吗?

  【开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升级

  1964年,考古工作者在中州大道连霍高速口东南角这个地方,发现了古代聚落遗址。经过50余年的25次发掘,发掘面积6600多平方米。考古工作者最终确定这是一处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商时期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

  1986年5月,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就开馆,30年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百余万人次。2009年,郑州市对原博物馆进行升级改造。如今,焕然一新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终于正式开馆亮相。

  升级后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分为遗迹厅和陈列厅两大部分。采用出土器物、场景模拟及图板展示相结合的手段,展示5000年前大河村先民的生活情景。

  【看点】镇馆之宝——彩陶双连壶

  展厅内,一件高20厘米的文物引人关注:它是一件泥质的红陶,两壶并列,两侧各附一耳,圆腹平底,腹部相连处有一圆孔相通;它红衣黑彩,造型别致,构思新颖,彩绘线条古朴流畅,色彩绚丽斑斓,被誉为中国古代造型最美的彩陶器。

  这件文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国宝——彩陶双连壶。它于1972年出土于大河村遗址。

  史前居住遗址——5000年前的“三室一厅”

  遗迹厅内,竟然有一座“三室一厅”的房子。这所住房虽然历经5000多年的历史风霜,至今却仍然保留着完整的平面布局和一米多高的墙壁,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史前居住遗址。这组房基的出土,反映了郑州的先民们在5000年前就住上了“三室一厅”。

  丰富陶器——图案蕴含玄机

  参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最大的感受,就是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陶器。

  大河村的先民们制作的彩陶器色彩绚丽、纹路图案丰富,有的画着太阳纹、日晕纹、星座纹等天象图案,而考古学者认为,这些图案分别对应着日、月、年等时间概念,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天文学实物资料。

  瓮棺葬——陶器葬夭亡小孩

  “展厅内,一件件名为“瓮棺”的展品,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好奇。这些瓮棺,基本上都是在大河村遗址的居民区发现的。

  讲解员说,瓮棺葬是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瓮、盆为葬具,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一般用2件或3件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多数埋在居住区内房屋附近或室内地面下。“瓮棺葬的葬具一般是日常使用的陶器,底部一般钻有小孔,作为死者灵魂出入的地方。”瓮棺作为一种特殊的葬具,它的使用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众多的儿童瓮棺墓,既显示出当时社会生活水平低下儿童死亡率极高的现象,也说明儿童受到了特别的照顾。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