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首都博物馆 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
城池,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建筑,是传统儒家“礼”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选址蕴涵着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位置变迁则体现了城市的历史发展沿革。
让我们将视野聚焦北京这座三千多年的古老城市,它的城池演进轨迹,恰如一部气势磅礴的鸿篇巨制,诉说着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历史。
正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读城——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展览,囊括了纸艺展陈、视频短片、幻影成像、各式体验活动等展示和互动手段,几乎将北京城池的所有信息“收入”馆中,以期帮助人们换一个视角观察认识北京城。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一下它的起源演变、功能作用和象征意义,不妨趁着周末来到首都博物馆,跟随展览开启城池的探秘之旅吧!
你了解北京的城池吗
说到城池,你先想到了什么?灰色高大的城墙?古代的战争?几千年来,城池是中国古代社会崇尚礼制的一个重要体现,形制有严格规定,如城池的规模、城垣的高低、城门的数目及位置等等,如果背离了这些规定,则被视为僭越。城市的职能、级别不一样,城池的建制也不一样。
北京的城墙曾宛如一条巍峨壮美的项链镶嵌在大地之上,曾经那样雄浑浩荡、气势磅礴,值得我们去追寻、去品味、去畅想。北京的城池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呢?内九外七皇城四都有着怎样的作用和意义呢?
随着社会的变迁,大部分城池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今天的北京还留有一些遗迹,正等待着我们一起去发现它、记录它。
别具一格的展厅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专门为广大中小学生打造,为的是向他们展示历史上北京城池的位置变迁、设计布局、建筑工艺、功能规划以及遗存现状。展方尝试以学生可以理解的视角、可以听懂的语言和可以接受的知识程度来策划,展览主视线下降100毫米,区别于常规展览视角,更便于学生参观。展览中还设计了许多可以动手参与的环节,如:可活动的城砖、可堆砌的城墙,不断出现的问题及答案,让学生边玩边学。展览营造明快又有内容的空间氛围,开发展品多样性,通过多媒体装置使展览摆脱教科书式的展示面貌,以更强的互动性增加学生的参观兴趣,使展览充满活力。从形式到内容,博物馆制作团队尽量做到浅显易懂、轻松活泼,并富有启发性和引导性。
展览的策划和呈现过程中,环保理念无处不在——展厅空间划分上,以纸张折制而成的一块块明代城砖堆砌完成,极富视觉冲击力。展线上一幅巨大的城门图像由许多像素块组成,一个个像素可以拆卸后重新组成其他图案,为展览带来不断变化的可能。
与学生线上线下互动
此次展览有别于博物馆传统展览,是首都博物馆策展团队的一次大胆创新,即从头到尾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参与。在撰写展览大纲阶段,就已邀请不少中小学生参与了户外城池遗址遗迹的考察,其间,邀请孩子们创作与城池有关的手工美术作品,它们成为展览中展品的一部分,同时邀请孩子们提出了展览策划建议和意见。在系列活动中,以历史上的北京城池及其变迁为主题,以学习单、作品征集、实地考察、专家面对面等形式,设计实施了针对初中并辐射小学及高中生的大型系列教育活动,前期通过“纸上谈兵”“寻城作品征集”“穿越之旅”夏令营等内容,与学生进行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并将活动成果作为展览的一部分内容,做到共同创作、走出场馆、融入城市,用身体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变迁;并根据展览线索,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学生及家长一起实地考察,使其了解这座城市、读懂这座城市、热爱这座城市,最终找到对这座城市的文化认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