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亮相上海博物馆

元 钱选 蹴鞠图卷
上海博物馆今天在沪宣布,该馆将于2015年12月10日至2016年3月13日举办“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展出相关古书画文物97组(113件)。展品全部来自上海博物馆。
二十世纪上半叶之际的大规模文物聚散,是当今海内外各大公私收藏格局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尤其是三十年代故宫书画南迁寄存沪隅,古代书画文物穿梭往来,规模空前,成为中国书画鉴藏史上的重要篇章,期间发生的鉴藏活动及其研究成果,同样是中国画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吴湖帆(1894-1968)为代表的一批古书画鉴定家恰逢其时,他们见证并经历了这个历史性的聚散整合,其所达到的卓越鉴赏水平更与这个特殊时代密不可分。

元 佚名 百尺梧桐图卷
集创作、鉴藏与研究三位一体的吴湖帆,有江南“画坛盟主”美誉,他的书斋“梅景书屋”作为当时主要的艺术活动中心,不仅是古书画聚散鉴藏的重要场所,有着极为丰富的私家珍藏,更成为正宗传统文人画学的代表与象征。上海博物馆作为吴湖帆曾经鉴藏过的古书画之主要收藏机构,对吴氏于近现代古书画鉴定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进行了梳理整合,并举办此次展览,意在向广大观众介绍吴湖帆对于中国古书画鉴定学科方面的奠基意义。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王谢堂燕”,通过实物展示,尽可能形象地呈现包括吴氏祖传在内的梅景书屋之鉴藏历程,观众可从中看到以物换画、以画养画、馈赠等购藏方式和渠道,感受其偏重唐宋珍品、元明清主流文人画家精品、女史画、猫梅题材、家族乡谊以及具备稀缺性、学术研究价值或有特殊意义的作品等方面的鉴藏特色,同时领略在当时鉴藏界颇具影响的移配、拆装、割刮、接补等富含专业性质的装饬手法与雅玩风气。
第二部分“具眼卓识”,充分展示吴湖帆作为近现代古书画鉴定学科奠基者,在鉴定古书画过程中运用的实践方法。包括对相关实物作品进行比较;总结艺术家个人风格及其生平各阶段的特点;考证画家生卒、名号、斋名、上款人及相关背景人物交游等信息;以及用印、装潢与形制细节观察等综合手法。
第三部分“富春一角”,展示了吴氏的鉴藏与创作,吴湖帆一生鉴藏主要围绕董巨、赵孟頫、元四家、明四家、董其昌、四王吴恽等画史主流文人画家的作品,其藏品皆用于创作借鉴与研习,通过这部分展品可观其绘画创作中崇尚正统文人画的画学审美追求。

凉灯的秋 黄于纲
此次展出的吴湖帆鉴藏古书画,时代跨度自唐宋及清千余年,可窥吴氏鉴藏规模之一斑。展品来源不仅包括吴湖帆家藏名迹,而且扩延至经其鉴赏的藏友秘籍,因而能更好地反映当时海上藏家的群体面貌。展出的作品包括了吴湖帆本人题跋在内,尽可能充分地展现吴氏的画学追求、鉴定方法以及购藏理念、家藏特色、交易渠道及雅玩方式等多个方面。我们希望,观众在通过展览获得艺术审美享受之余,还能加深对吴湖帆本人于近现代古书画鉴定学科中奠基地位的理解,更期待本次展览能对现今的书画鉴藏、研究乃至创作起到重要启示与借鉴作用。
据介绍,由于展品内容丰富,展览将分为上下两期,第一阶段自12月10日起至2016年1月24日,第二阶段将更换近30组展品,自1月28日至3月13日。2015年12月21日至22日还将举办“吴湖帆书画鉴藏学术研讨会”,邀请业界学者与吴湖帆后人、弟子与艺友等后裔代表共襄盛会,一起探讨吴湖帆于近现代古书画鉴定学科方面的奠基意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