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廊道改造完成
改造后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廊道,通过声音、光影视觉等方式带给观众全新感受。
记者12月1日获悉,记录了1200多年来72个枯水年份的长江水位资料、被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廊道改造工程日前通过验收。恢复开放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通过声音、光影视觉等方式,可让观众在长江水下40米感受全新的探秘体验。
据了解,位于长江重庆涪陵段江心的白鹤梁题刻全长约1600米,宽25米,共165段,上面清晰地镌刻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3万多字真迹题刻,被誉为“水下碑林”。白鹤梁题刻已被列入了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该馆馆长胡黎明介绍,博物馆参观廊道观察窗玻璃于2005年安装使用,至今接近10年,达到规定使用年限,2014年初部分玻璃相继出现银纹,存在安全隐患,且因玻璃夹层污垢无法清洗,影响水下题刻观赏。为保障文物和观众的安全,提升水下文物观赏效果,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争取到国家专项经费1500万元,于去年7月闭馆进行水下廊道观察窗整改及玻璃更换。
由于此次工程需潜水员在长江水下40米深的保护体内完成玻璃拆卸更换,施工难度大、不可控因素较多。经多方探索努力及近1年时间的紧张施工,最终完成了水下参观廊道观察窗整改及46块玻璃更换。“更换的玻璃采用航空有机玻璃,透光度和耐压性大为增强,玻璃夹层还采用了自动清洗技术,清晰度和水下题刻观赏效果明显提升。”胡黎明说。
市文物局局长幸军表示,本次改造还丰富了水下廊道的展览内容,营造出更具趣味性的参观氛围。为此,工程新增了对长江水文、鱼类、船只的介绍,还改进了展览的灯光与互动设施。验收专家组还建议增加3D互动区展示说明,优化3D影片鱼类动画展示仿真效果,并确保设备及展示效果的稳定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