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纵队纪念馆品牌活动常办常新

  走进广东东莞东江纵队纪念馆,看到的是一番新气象。这里没有一成不变的陈列,也没有枯燥沉闷的讲解,而是综合运用航模表演、彩绘行为艺术、漫画、广播剧等喜闻乐见的形式,继承和发扬东纵精神,受到了观众的欢迎。截至目前,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今年共提供讲解服务超过1000场次,接待观众21万人次,超过历年同期最大值52.8%。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许多博物馆都策划了专项纪念活动,以纪念东江纵队抗战为主题的东江纵队纪念馆如何举办主题突出又不流于形式的纪念活动?积极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让市民从参观者变成参与者,是纪念馆的取胜之道。9·3抗战胜利纪念日期间,该馆共推出了四大板块13项活动,吸引了近10万人次参与。

  滑翔机模型飞机、遥控三角翼、六轴飞行器、八轴飞行器等多架模型飞机上下翻飞,左突右进,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中日空战的情景。9月2日,优秀航模选手们用这种方式铭记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这个由纪念馆举行的青少年航模表演活动吸引了1300多名师生参与,给青少年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课程。

  在纪念馆的广场上,5位年轻人围坐在一张方桌旁,听一位青年讲着什么。演讲者左手拿着报纸,右手举于胸前,慷慨激昂。他从头到脚都是古铜色,如雕塑一般。不过,这不是真的雕塑,而是展现东纵抗战故事彩绘的行为艺术,生动地再现了百花洞战斗、营救香港文化界人士、上下坪会议等东江纵队抗战事迹中最有代表性和情节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战斗。

  刘黑仔是如何抗战的?李淑桓是怎样杀敌的?黄友又有哪些英雄故事?翻开东纵英雄人物漫画丛书,或者收听广播剧《火凤凰》,就能了解这些抗日英雄的英勇事迹。纪念馆用动漫和广播的形式,把尘封的故事重新带进人们的生活,让青少年喜欢看、喜欢听。

  办展是纪念馆的一项常态化工作。为办好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可没少下功夫。他们先后对100家相关题材的兄弟馆和相关单位策划推出的160多个展览进行了梳理,优中选优,引入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二战序幕 抗战起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伟大贡献——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六大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观看。

  其中,该馆引进的东江纵队抗战雕塑展共展出了广州雕塑院创作的16件雕塑作品,以《向前 向前》、《抗日骑兵》等雕塑作品刻画了东纵抗日的血战场景和英豪群像。又如引进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伟大贡献——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展出了150余件抗战文物照片和2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再现了当年中国人民特别是东江流域的抗日壮举,先后在市内的高校、企业、单位、社区、监狱等单位巡展,吸引了4万多人次参观。

  童军拳术、安营扎寨、穿越火线、陆军技能竞赛、战时夜行军……今年以来,数百名中小学生走进东江纵队纪念馆,参加该馆举行的“东纵小战士”红色夏令营活动,继承和发扬东纵精神。“这些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生活的快乐,领略到了革命前辈斗争的不易。”12岁的“东纵小战士”张师侨说。

  “东纵小战士”红色夏令营活动是东江纵队纪念馆倾力打造的红色文化品牌,创办于2006年,目前共举办活动44期,培养了7000多名“小战士”。近年来,该馆创新内容和机制,不断扩大该活动的品牌效应。每年的夏令营活动报名都很火爆,总有许多学生和家长报不上,今年,该馆将活动期数由往年的3期增加到8期,让更多学生加入到“东纵小战士”队伍。每期活动都设置不同的主题,如“我们的地球”“我们的英雄”“我们的铁军”等,常办常新。

  为了让该活动更具吸引力,东江纵队纪念馆特设奖励环节,挑选优秀的学员和家长共度端午节,体验包粽子的传统文化。同时,今年的活动引入竞争机制,经过竞争和综合考评后,将活动交给3家社会机构承办,并对活动效果进行二次考评,作为是否继续合作的重要参考指标。

  为充分发挥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东江纵队纪念馆还创新举办常态活动,先后结合相关节点,策划推出了专题文艺演出、向烈士献花等纪念活动。同时,在广泛征求抗战文史专家、展陈专家、东纵老同志和东纵后代的意见后,该馆调整了基本陈列方案,充实了二战单兵武器类实物展品,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