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展品遭“黑手” 馆方希望文明观展

  刚刚过去的周末,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涌入了5万多人次的游客,这是可“喜”之处,因为有那么多人爱逛博物馆。然而“忧”也不少,恐龙厅里体积最大的马门溪龙尾椎骨被折断了,动物星球展厅里非洲狮标本的狮毛被拔了……今(17)日,记者从重庆自然博物馆了解到,过去的一周,自然博物馆新馆多个展品遭遇“黑手”。

  自然博物馆逢周一闭馆,昨天,博物馆工作人员很忙,忙着给馆内的展品疗伤。据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刚刚过去的周末两天挤进了5万多人次的游客,今天博物馆也迎来了近万人次,很多游客都带着孩子前来参观。

  记者了解到,自然博物馆新馆大多展品都是没有设置玻璃窗将其封闭的,是开放性的,一是为了让动物标本看上去更像是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也是为了让观众更加近距离地观赏动物标本等展品。

  不少制作精美的标本都因为这样遭遇了“黑手”, 恐龙厅里体积最大的马门溪龙被折断了尾椎骨、地球奥秘厅里焊接有“雪球”的金属杆被推断、动物星球厅里非洲狮标本的狮毛被拔了、重庆厅里的白骨顶鸡羽毛被扯了……此外,还有不少游客在博物馆里边参观边吃东西,过程中大声喧哗,馆内馆外的垃圾都不少。

  对此,重庆自然博物馆表示,将加强展品的管理,同时发布特别提醒,希望参观者文明观展。

  1、参观时不要触摸或者损坏动物标本,不能随意触摸展厅内的展品。

  2、在博物馆内不要吃东西,不能将饮料带进馆内,任何垃圾请丢到垃圾桶内。

  3、小孩参观时不能在馆内四处攀爬,不能追逐打闹。

  4、参观时不能大声喧哗,要遵从工作人员的引导和提醒。

  5、进馆前请有序排队,不要插队。

  记者手记:文明观展怎么就难了呢?

  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上周一开馆,面对来自全球各大洲的珍稀野生动物标本,走进巨大的恐龙厅,你很难不喜欢这个博物馆。让人想不通的是,重庆有这么好的文化资源,博物馆里这么好的宝贝,你怎么忍心破坏呢?

  博物馆具有科普教育的功能,很多家长都是带孩子去学习的。但如果你要教育的孩子,首先你得文明观展,不在馆内吃东西,不乱扔垃圾,不随意触摸展品。如果你想你的孩子将来更优秀,你也应该教会他文明观展,不攀爬,不在展厅里追逐打闹。欣赏展品时,多用眼睛,少用、尽量不用手,好吗?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