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考古工地开放 游客点赞:赏文物 看考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故宫博物院首次开放慈宁宫考古工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宜宾市博物院的考古训练营内,小朋友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挖掘文物。
 
  近日,一篇考古爱好者探访慈宁宫考古工地的游记,在文博界人士的朋友圈热传。自故宫博物院九十周年院庆之后,包括慈宁宫在内的四大区域正式对外开放。此外,位于慈宁宫花园东院的考古工地首次对公众亮相,以边开放边发掘的形式展示故宫考古成果。不少观众实地探访考古工地后大呼过瘾,甚至有人写下打油诗:“举头赏文物,低头看考古。”

  游客好评如潮

  据了解,慈宁花园东院考古工地位于慈宁宫以南、慈宁花园以东,经过两年的考古工作,已发现清中期砖铺地面、明后期砖石混建排水沟、砖铺地面和明早期大型建筑基址等遗迹,对研究紫禁城历史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慈宁宫还在考古现场铺设了栈道,参观者既可以在栈道外的考古探方区域观看田野发掘过程,也可以在栈道入口处和西侧树立的10块图文并茂的展示牌上了解考古发现成果,此外,还可以自行阅读各类遗迹、遗物上摆放的中英文标示牌。

  慈宁宫考古工地开放之后,这些有趣的参观体验刷屏微博,获得一片好评。网友“熊猫酱要变白”说“这个区域特别好,开放的第一天就去了,感觉能更直观的感受到故宫原本的面貌”,网友“填下乌贼”评价“看到了慈宁宫花园的考古现场,满足了对考古的好奇心,满意”,网友“邓小珺”在考古现场遇到了可敬可爱的老爷爷,网友“小七”则邂逅了一个孤零零地守着刚发掘过的地面的小哥。

  其中一位网友用图文记录了探访慈宁宫考古工地的过程,他看到考古工作人员在探方中认真细致的工作,游客们有的用好奇的眼神探望,有的忙着拍照,还有的相互谈论眼前的考古现场然后匆匆而过。这名网友对考古学有很大的好奇和兴趣,一直想去考古现场感受考古工作的艰辛与浪漫。此前,他只在圆明园遗址满足了这个心愿,这次进入博物馆的考古工地,大呼“难得、过瘾”。

  川内已有尝试

  如何将考古与博物馆进一步相结合,使公众进一步了解考古现场、考古过程及考古成果,一直是博物馆和考古工作者探索的课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四川省内的多家博物馆,原来已有博物馆正在试水。

  金沙遗址博物馆举办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除了邀请各遗址发掘的主持者分享发掘时的精彩故事,还策划了“霸:迷失千年的古国”、“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四川”两个特展,精选出土文物让观众身临其境。金沙还设计了考古学家的卡通形象,以对话形式串起展览内容。此外,金沙博物馆从2013年开设模拟考古区,中小学生参观完展览还能在探方里“挖宝”。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宜宾市博物院联合举办了“考古宜宾五千年”,除常规的文物展览之外,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考古体验项目。观众既可以在电脑上体验划地层、划遗迹线、拼陶片等考古流程,还能在考古训练营的探方模型里,借助手铲、刷子、细木签等工具,清理地下“文物”,模拟考古发掘。工作人员介绍,这个体验项目深受“小小考古学家”的喜爱,不少小朋友排队参与互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