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五千年——探寻消逝的良渚古国”展正式开幕

“梦回五千年——探寻消逝的良渚古国”展于2015年9月29日在广东省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与良渚博物院共同举办,展出184件(组)良渚古国遗珍及24件良渚文化相关文物。

  广东省博物馆“梦回五千年——探寻消逝的良渚古国”展正式开幕

  时间: 2015年9.月29日 -2016年1.月3日

  地点: 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玉牌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玉琮
 
  “梦回五千年——探寻消逝的良渚古国”展于2015年9月29日在广东省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与良渚博物院共同举办,展出184件(组)良渚古国遗珍及24件良渚文化相关文物。

  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古国风貌”,通过农业与生产、饭稻羹鱼、水乡民居、江南“织造”、玉不琢不成器等五个方面,反映良渚古国在距今四、五千年间所发展出的高度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土建、纺织业以及制玉工业。

  第二部分“文明之光”,是本次展览最重要的部分,分为“玉载神权”和“用玉的性别差异”两个小单元。该部分展览通过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展示了良渚古国信仰、礼制以及丧葬习俗。良渚古国时期是一个神权至上、巫政合一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原始的宗教信仰主导着良渚社会的运行。雕琢有“神人兽面”图像的玉器成为良渚先民和神灵沟通的媒介。古国的统治阶层、亦即巫觋集团通过掌握玉器成为神灵的代言人和扮演者,也藉此获得了尊贵的身份和掌管社会的特权。

  第三部分为“消失之谜”。距今4300年前后,良渚古国在经历了近千年的繁荣与辉煌之后,突然在历史的舞台上戛然谢幕,其消亡的过程极为迅速,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后,更多的良渚文化因素出现在了更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其物质形态、工艺技术以及文化观念得到了不断的向外传播和发展演化,并融入和汇聚到华夏文明的整体文化框架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有趣的是,我们广东地区也出土了多件具有良渚文化风格的玉器,这次也将在展览中做一个集中展示。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