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博物馆建设文物安全防火墙纪实
2015-10-22 17:22:18 作者:王征 来源:中国文物报 已浏览次
府学巷是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南门外一条狭窄的小巷,巷内多是年代久远的居民院落。2014年4月28日,西安碑林博物馆与柏树林街道三学街社区联合组织了一场消防演练,模拟了居民院落失火情况,还教会现场居民每人都会操作灭火器。火警警报响起,居民们迅速拨打119和碑林博物馆的报警电话,民警拉起警戒线,居民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冲出院落。一分钟后碑林博物馆保安队员赶到,用灭火器和小型消防车扑灭了火情。
碑林博物馆周边有很多这样的小巷,大型消防车根本进不来。演练的两辆小型消防车是碑林博物馆从深圳采购的,是陕西文物系统最早拥有的消防车。宽度只有1.41米,可扑灭15米高的火势。居民们好奇地围观着微型消防车,赞不绝口。
“这样的消防演练我们打算继续搞”,分管安全工作的碑林博物馆副馆长李树青对记者说,这也是碑林博物馆“防火墙工程”的一部分。
2014年12月,公安部授予西安碑林博物馆全国119消防奖先进集体,这是全国文物系统唯一的一家,也是陕西唯一的一家先进集体。其中,碑林博物馆别出心裁的“防火墙工程”——为周边临界住户建立档案,确定防范重点,组建群众文保员队伍并配备灭火器,达到群防群治的目的——功不可没。
西安碑林博物馆坐落于古城西安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名),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是以西安孔庙和碑林古建筑群为基础建立的博物馆,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藏有大量珍贵的历代碑石、墓志、石雕作品和明清书画外,馆内古建筑也是陕西屈指可数的几处古建筑群之一。该馆还是陕西省文物图书中心,全国首家文物图书馆,藏有大量古籍善本。
而更让人担心的是,碑林博物馆地处西安老城区,处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正南紧邻西安明城墙,城墙和周边都是文物建设控制地带。门前是文化商业核心区,群众建房、商业开发挤占公共通道严重。消防通道不畅,防范能力薄弱。周边都是老宅子,道路窄,电路老化。周边住户、商铺与博物馆围墙连墙混搭,自行修建改建的住房与碑林围墙犬牙交错。周边有商铺20家、餐馆15家、酒吧10家、公司10家、摄影楼3家。这一带尚未通煤气管道,居民、商铺和餐饮都使用液化气罐,隐患重重,意外失火事故时有发生。
“碑林博物馆文物的性质和周边环境决定了消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李树清说,碑林博物馆提出“加大投入、筑牢防线,安全是博物馆的生命线,再穷不能穷安全”的口号,安全工作坚持“宁紧勿松”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健全完善安全机制,不断创新安全方法,全馆实现了安全目标。
内部管理行之有效,可周边环境控制不了,怎么办?2011年以来,碑林博物馆借鉴了陕西大遗址保护中群众文保员的经验,巧妙嫁接,开始构建周边“防火墙工程”。
“我们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建立周边临界住户档案”,碑林博物馆公安保卫科科长杭志强回忆说,“当时国家提倡防火墙工程,我们与周边社区先联系,把想法说了。派出所、街道办、社区、消防、安检的合作都非常好,要什么资料都提供。我们先做调查,了解周边的地图、住户、流动人口等社情。挨家挨户进户沟通,了解居民有什么防火需求。一边做一边摸索,经过半个月调查,综合意见,结合实际,做出了方案”。
在府学巷的柏树林派出所、三学街社区警务室,杭志强拿出厚厚的几个文件夹,这就是“防火墙”的基础档案,上面详细记载了与碑林隔墙相邻的46院落的住房和灭火设施配备情况。有总图,有ABCD分区图,有每个院落的平面图;每个院落有多少住户,多少商铺,多少面积,都住着什么人,做什么工作,身份证、电话等信息都有记录。
社情弄清楚,哪些人素质比较高自然就掌握了。有社区的推荐,加上碑林自己的考察,一些没有固定工作时间的热心的老头老太太、在家摆摊的中年人,就进入碑林的视线。当年,碑林就建立了二十多人的群众文保员队伍。
这些土生土长的文保员在辖区内随时观察,一旦发现隐患就会立即电话报告。周边新开了一家烤肉摊,文保员电话打来,碑林马上把灭火器送到烤肉摊边。2013年,碑林北边东木头市一家居民电线起火,住在隔壁的文保员发现后,立刻拿起院子里的灭火器,朝火堆喷洒灭火。有的居民在自己的院子里、消防通道里存放堆积物、易燃品,文保员随时发现后上门劝说,负责清理。几年来,文保员反馈各类安全隐患有效信息30条,危险火情信息3起。
碑林为临界46个院落的住户和商铺家家配备了4个灭火器,总共配备了200多个。每年都会上门更换,全年要花费两万元。刚开始有的住户还不配合,认为占了他们的地方,但很快,附近的一些火灾使他们意识到,这是为他们好。到后来,有些附近但并非临界的住户也主动要求给他们配灭火器。“那可不能随便给”,杭志强笑着说,“这花的是国家的钱,保碑林安全用的,我们下一步还要做调查”。利用这些灭火器,曾成功处理住户垃圾着火、电线老化等火灾隐患、险情3次。
碑林南侧唯一通往碑林的顺城巷宽不过三四米,又属熙熙攘攘的闹市区和交通要道,严重影响消防通道安全。碑林博物馆协调碑林区政府清理了顺城巷经营摊点,为此赔付了几万元;还安装了禁停标志,协调交警大队安排专人负责疏导交通,2013年底实施了消防通道畅通工程。
碑林博物馆积极组织周边群众进行消防演练。群众文保员和附近居民、商铺、酒楼人员都会使用灭火器、会报警,提高了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疏散逃生能力。
碑林博物馆还反复对周边群众进行消防宣传。利用社区LED屏滚动播放消防常识,发放温馨提示卡和消防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设立宣传展板,举办消防知识现场有奖问答和消防器材展示等,提高了周边群众和游客的消防安全意识。去年11月9日国家“119消防宣传日”,碑林把周边商店饭庄的老板伙计们请到馆里来,搞了个知识问答,答对一道题给个小手电之类的小奖品,连围观的游客都纷纷参加。
对周边安全隐患进行整治也是一项内容。周边的老宅子电线线路老化,居民乱拉电线,碑林就花钱把每个院落的电路重新拉好,安上新的配电箱。对违反《消防法》行为的商店饭店,有的属碑林直接管的门面房,那就毫不客气地要求整改,整改不合格就断电。无法直接管的,就请碑林区的领导或公安部门进行查处。有一家饭庄因为油烟和电路隐患,被停业整顿三天。
碑林的小型消防车除了用于馆内消防,还用于周边地区的巡查,在狭窄的小巷如鱼得水,充分发挥了治安巡逻、消防灭火及警戒威慑作用。2013年5月,后门巷子一家水盆羊肉店用甲醇做饭,甲醇泄漏发生火灾,社区的人一报警,小型消防车第一时间赶到扑灭。这家羊肉店后来又着了火,在碑林的要求下,消防局关了这家门店。
下一步,碑林博物馆将开始“护城河工程”的建设。李树青说,“护城河工程”就是以碑林中轴线为圆心,向周边控制地带扩大,形成更大的防火带。“立上高杆,把防火探测器架起来,与监控室联起来,哪里冒烟,及时发现,第一时间保住周边的安全,并且对馆内的电器线路进行严密监控”,届时,将实现控制地带全覆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