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纪念馆开馆迎客汉白玉毛泽东头像浮雕镇馆
2015-10-21 12:41:33 来源:温州商报 已浏览次
郑振铎与夏承焘、周予同等温籍文化名人合作唱酬的作品、图片,茅盾、赵朴初、夏承焘等名人赠送给郑振铎的书法作品,郑振铎用过的藏书章、照相机以及写给家人的明信片、便笺……经过近两年细心修缮、精心布展,今天,位于市区沧河巷金宅的郑振铎纪念馆掀开神秘面纱,正式开放迎客,成为了解温州人文历史的一座文化新地标。
郑振铎祖籍福建长乐,1898年12月19日出生于温州市区乘凉桥下一座叫做“盐公堂”的古老宅院里,曾就读于永嘉第一高等小学(即现在的温州广场路小学)、浙江省第十中学(即现在的温州中学),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考古学家,又是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国家文物局局长以及文化部副部长。
郑振铎纪念馆选址沧河巷金宅是一处文保单位,为一座合院式建筑,正屋五间两层,砖木结构楼房,一、二层均带前廊。馆内的布展面积近400平方米,布展内容分四个单元:书生报国数十载、心怀温州桑梓情、鞠躬尽瘁为文物和一代才华万古传,围绕郑振铎的生平、学术成就、与温州的联系、交友状况、文物考古的贡献等进行设置。
“郑先生拥有一批感情深厚的温州师友,他本人会讲温州话,爱吃温州菜。”我市资深文物专家、温州博物馆前任馆长金柏东介绍说,纪念馆突出展示郑振铎与温州的故乡情,展现郑振铎在文物考古方面的贡献,让观众对这位“全才大师”有一个全面了解。
据介绍,郑振铎纪念馆镇馆之宝是一座精致的汉白玉毛泽东头像浮雕——这是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利用人民英雄纪念碑余料雕刻而成,据说这套雕像仅彭真、梁思成和郑振铎三人各收藏一座。在郑振铎家属捐献的物品中,有中国科学院聘任书、文化部副部长任命书、考古组组长聘书、文化联络委员会委员任命书;还有两张郑振铎1957年出访捷克途中寄来的明信片,一台从苏联购买的相机、一个用了多年的竹雕笔筒、一方缺了角的砚台、5方珍贵的印章等。
“这些文物中,收藏意义和历史价值都很高的是郑振铎用过的一枚藏书章,目前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诸多郑振铎捐赠的古籍善本上,都有这枚藏书章的印记。”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董姝告诉记者,今天开馆后,参观者还将看到一张革命烈士证明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1983年换发的证明书的复印件。证明书的原件,是由中央人民政府向郑振铎家属颁发的毛泽东主席签章的革命烈士证书。
在众多近现代温籍文化名人当中,郑振铎是出书最多的一个。为此,郑振铎纪念馆二楼西侧专门布置了一间“民国风”的书房,在郑振铎纪念馆图书名录上,有郑振铎的散文、小说作品,也有他的翻译作品等。同时特设阅览区,面向公众开放摆有上百本郑振铎著作的书架,供游人自由挑选阅读。参观者不仅能够了解郑振铎,还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了解他的文学和精神世界。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