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英设计论坛在英国V&A博物馆举行
2015-09-25 10:29:30 作者:黄培昭 来源:人民网 已浏览次
2015伦敦设计节期间,作为2015中英文化年重要官方项目之一的“开放创新与融合发展:第一届中英设计论坛”22日在英国伦敦顶级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下称V&A博物馆)顺利举行。同时,由中国驻英国使馆文化处积极倡导鼓励、中英两国设计业界重要机构发起筹备的“中英设计连线”也在论坛上正式宣布启动。
在中英关系进入“黄金时代”,“合作与共荣”成为两国共同目标,两国政府都积极鼓励大力发展“创新创意产业”的大环境下,第一届中英设计论坛在中国文化部的特别支持下,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的指导下,经由中英双方重要力量的共同努力,应运而生。论坛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V&A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承办,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与Chinalink伦敦有限公司策划与执行。英国伦敦设计节组委会、伦敦设计委员会、伦敦设计商业协会、伦敦设计双年展、百分百设计展组委会等重要设计机构作为本届论坛的官方合作伙伴,对论坛的顺利举办均作出重要贡献。
V&A博物馆副馆长、收藏部主管贝斯·米克罗普女士,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公使衔参赞项晓炜,深圳市经济贸易与信息化委员会书记张立仁,伦敦设计节与伦敦艺术大学主席、伦敦艺术双年展总裁约翰·梭罗爵士到场致辞。
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封昌红,英国设计委员会设计项目部总监海蒂.贝尔、英国V&A设计博物馆国际部主管与蛇口设计博物馆项目总监安娜伊斯·奥吉尔、与V&A设计博物馆蛇口项目策展人布兰登·考米儿先生、英国工业设计大师Michael Young和英国普睿谷设计董事长、交通工具客舱设计大师Paul Priestman等六位演讲嘉宾分别做了精彩演讲。
中英双方在论坛上共享最佳实践经验,面对共同挑战,是中英设计界间的一次难得的深度交流,成为推动两国设计业的共荣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序曲。
合作与发展成共识
第一届中英设计论坛传递出了一个重要信息,即中英双方设计界具有影响力的人士都对未来的合作展现了积极态度,并且充满期待。V&A博物馆副馆长贝斯·米克罗普女士在开幕致辞中表示:V&A博物馆一向重视与中国的合作,长期以来V&A已经在多个领域与中国的博物馆界、学界、艺术家、创意工作者等进行了跨文化合作。前不久,V&A博物馆刚与深圳招商局集团合作了一个十分具有突破性与开创性的项目——蛇口设计博物馆。她希望第一届中英设计论坛的顺利召开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带动中英两国创意业界人士在今后作更多、更深入的对话。本周,英国政府刚为V&A博物馆一项新的数字项目提供了300,000英镑的资助拨款。该项目致力于构建一个用于中国图像研究的双语数据库,希望更好地理解中国艺术。项目负责人V&A博物馆中国部主任张弘星将与国内顶尖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共同推动该项目的运行发展。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公使衔参赞项晓炜则发言指出,今年是第一个中英文化年,中英关系将随着习近平主席10月访英而进入“黄金时代”。互利共赢、合作共荣是两国的共同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两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虽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有格外的意义。中英在设计产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因此也孕育着无限的合作机会与空间。作为中英文化交流年的一个重要项目,第一届中英设计论坛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他鼓励将英国的经验、人才、管理、创意以及中国的市场、资金、文化内容、国家政策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而这必将为两国的设计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双赢共荣提供巨大发展空间,同时也为两国产业携手进军世界提供了可能性。
伦敦设计节与伦敦艺术大学主席、伦敦设计双年展总裁约翰·梭罗爵士在致辞中期望中英设计界能就此开启长久的对话与合作机制。他指出,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伦敦更被公认为世界设计中心与文化中心之一。如今英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创意产品生产国,创意产业也成为英国仅次于金融业的支柱性产业。此外,英国历届政府一向积极推动设计与创意产业出口,与中国设计业乃至制造业携手合作,对双方而言无疑是共赢。
事实上,本届论坛请来的两位演讲嘉宾——英国工业设计大师Michael Young和英国普睿谷设计董事长、交通工具客舱设计大师Paul Priestman——都是与中国积极合作的英国设计师“先锋”。Michael Young早在2009年就在香港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与中国大陆有非常密切的业务往来,和诸多中国大陆著名品牌进行了合作。目前,他也正积极筹备在内地建立工作室。Paul Priestman则于2011年在中国青岛建立分支机构,并出任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全球创意设计总监。而“青岛四方”公司是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是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铁路高档客车的主导设计制造企业,也是国内地铁、轻轨车辆定点生产厂家和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重要出口基地。在卡梅伦首相于2013年访华时,Paul曾作为英国设计业界代表随行。这两位重量级工业设计师,都以切身经验示范与讲述了中英设计界合作的可能性与美好前景,以及英国设计师在策略上、实操层面上如何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
深圳的窗口作用提到新高度
通常,在世界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产业的地理集聚现象是一个共同的特点。深圳市经济贸易与信息化委员会张立仁书记在发言中指出,中英两国的文创产业合作,可以首先从两国创意中心城市的对接与合作开始。经由窗口城市英国伦敦与中国深圳之间的合作为切入点,最后辐射到全国,在更广泛的区域深入合作,这会是一条快捷高效的合作路径。
2003年2月,伦敦市长提出要维护和增强伦敦作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的声誉,成为世界级文化城市。也是在这一年,伦敦设计节启动。如今,伦敦已不仅仅是世界设计中心,更将整个英国推到了欧洲创意中心的位置。而在中国,三个最重要的创意中心——深圳、上海、北京,则先后于2008年、2010年与2012年,获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被授予“设计之都”称号。其中,深圳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其具有开放、创新、包容、高效的城市特质,拥有华为、腾讯等世界级的知名品牌企业,目前已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超过1000家企业和机构。深圳更将科技创新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最终方向,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深圳的工业与工业设计发展水平,在中国首屈一指。其中,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是目前中国最为活跃的工业设计协会,对于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与国际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2011年带领深圳展团代表中国设计力量首次闯进英国伦敦百分百设计展这个世界顶级设计盛会,实现中国设计参展零的突破,吸引了世界对中国原创设计的聚焦关注;2013年开始承办首届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致力于打造引领世界设计风向标,最具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的一流工业设计品牌盛会,被业界誉为“全球工业设计第一展”。
论坛上,深圳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封昌红着重介绍了深圳乃至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与国际化的问题,结合协会与海外机构成功合作的案例,分析了深圳城市特色,探讨了国际合作的多样性与广阔空间。
深圳作为中国设计,尤其是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重镇与核心灵魂城市,其地位无疑也受到了英国同行的认可。V&A就与中国招商局的合作了十分具有开创性的项目,即在深圳蛇口建立一个全新的设计博物馆,v&a博物馆就此项目为中国招商局集团雄心勃勃的计划提供了许多支持,阿奈拉盖尔和布伦丹·科米尔介绍了项目缘起以及在当今中国设计发展领域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们强调这次新的国际合作如何如何这一新的国际合作如何为V&A团队和中国的博物馆专家、学者和创新实践者之间搭设建设性的对话的平台。新的V&A美术馆和蛇口设计博物馆将为创意从业者和广大公众提供一个新的互动平台,从全球化和时代性的角度参与到设计实践中。
论坛上,有观众问,中国有什么优秀设计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深圳企业腾讯的“微信”被V&A博物馆负责蛇口项目的两位主管高度称赞为正在改变世界,它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生活方式、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精神与突破性的社交媒体工具与平台。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