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博物馆2016年5月开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台州市民广场的西北侧,有一座簇新的四层楼建筑。它流线型的“身材”、黑色瓷砖的门面、白色镂空的墙体,无言地昭示着自己的不凡。

 

  人来人往间,为之驻足的市民或许也不清楚,眼前这座现代化的建筑,未来就是咱们台州的博物馆。

 

  台州是全省最后一个没有综合性博物馆的地级市,然而,我们却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悠久的历史。博物馆,就成了传承历史、传播文化的绝佳平台。

 

  2004年,我市就开始将博物馆项目提上日程。2009年12月,台州市博物馆开工建设,与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毗邻。3年后,博物馆土建工程完工。

 

  种种原因,博物馆的内部装修和陈列布展暂时搁置。何时能在家门口看展,老百姓盼望着。如今,就在这幢占地12000亩的建筑安静的外表下,它的内部正悄然发生着蝶变!

 

  昨日,记者从博物馆负责人处了解到,今年5月,设计施工等一系列的招投标工作顺利结束,这几个月的时间,设计团队提供了深化设计方案。近期,施工图也已通过检验。

 

  就在这些日子里,出于对展览布局的考虑,施工方已经着手对博物馆内部的建筑格局进行更改,如基础墙体的修改。

 

  那未来博物馆的结构将如何?我们在这里也“剧透”一下吧。一楼是临展厅,将引进省内外、甚至是国外的一些精品展,也是发挥作用的主窗口。

 

  作为地方性综合博物馆,需要集中反映台州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要回溯历史的,可以直接上二楼,这里分“灵江两岸”、“岐海东瓯”、“章安故郡”、“台州立州”、“赤城潮涌”这五个陈列单元,分别反映台州的史前、先秦、秦汉三国六朝、隋唐两宋、元明清时期等五个历史阶段的历史文化,

 

  走到三楼,你可以一睹台州民俗与非物质文化,它采用明代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临海人)的人文地理论述,分“泽国”、“山谷”、“海滨”来讲述台州的风土民情。

 

  四楼作为民间收藏专题展厅,由多个小展厅组成,是咱们本土收藏家展示、交流的平台。

 

  当然,以上这些构想成立的前提,自然就是博物馆的“物”。而由于历史原因,台州的博物馆馆藏,却是要从“零”开始。

 

  据介绍,从2012年起,博物馆启动了向民间征集和收购文物等工作。“征集令”一出,得到了民间收藏家的大力响应,纷纷主动“献宝”。现在已有来自社会捐赠和购买的文物1000多件,多为书画、陶瓷、青铜器、铁器、民俗物品等。而其中能成为正式展品的,数量又得折去一些。

 

  所以,在我市文物缺乏却有灿烂的民俗和历史可以诉说的特殊情况下,设计团队在前期进行文本策划、形式设计时,另辟了一条蹊径——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展示。

 

  “常规的展览,就是以器物分别陈列为主。”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在咱们这,藏品将起到历史的时证作用,通过场景、雕塑、模型、沙盘、多媒体等其他一些手段,用藏品来串联起历史故事。

 

  看了这些,你是不是很心动呢?别急,到了2016年5月博物馆开馆,在家门口看展,也是so easy!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