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开馆20天游客超6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仰视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弹孔墙追忆抗战历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剧作家沈虹光女士带来新著《壮士无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游客参观四行仓库纪念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情景雕塑重现了战火烽烟的岁月

 

  作为上海重要的抗日战争遗址,淞沪会战战场四行仓库2014年启动了修旧如故工程。全新的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于8月13号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来,近20天已经有6万多参观人次。这其中既有普通的民众,也有八百壮士的后裔以及来自岛内的民众。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之际,记者日前走进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重温“八百壮士”的英勇壮举。

 

  78年前的1937年,8月13日,日寇大举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激战3个多月,伤亡巨大。10月26日,为掩护大部队西撤,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谢晋元中校率领“八百壮士”,据守四行仓库4昼夜,以阵亡9人、伤20多人的代价,击退日寇数十次进攻,毙敌200多人,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信心。

 

  时光飞逝,78年后,留下800壮士英雄事迹的著名战争遗址四行仓库,目前已经被改建为抗战纪念馆,供后人缅怀。四行仓库纪念馆主题展览包括序厅、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及尾厅等六部分,通过照片、文字、影像、雕像等方式全方位还原了“八百壮士”抗战历程。

 

  据上海市闸北区文化局副局长张众介绍,到8月31号,已经有超过62751位民众进馆参观,观众留言本写满20多本,预约参观的团队也已经排到了12月底,目前,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正加班加点、全年无休以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

 

  “主体主要是内地的民众,但是也有海外的观众,海外的华侨华人,我自己遇到的一些印尼的华侨、华人,香港的同胞,当然台湾同胞肯定是主题了。大量的台湾观众是自发过来的,还有很多观众是9月3号以后过来。”

 

  据了解,自从8月13号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正式开馆以来,陆续有八百壮士的后人来到这里,追忆父辈们英勇抗涨的历史。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巧遇了前来捐书的王冰于、王喜兄妹,他们是四行战役中向四行孤军献旗的当时的童子军王国祥的儿女。据他们介绍,父亲每年都会来到四行仓库,现在父亲不在了,他们就代表父亲来到这里追忆那段难忘的历史。

 

  “其实我们8月13号一开馆就来了,这次是把《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奋进》这本书送过来的,这里面记载了我父亲当年作为童子军的一员去给四行孤军送锦旗的事情。现在父亲不在了,我们代表他过来。父亲一直以来就告诉我们一要爱国,二是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要永远铭记。

 

  而和王冰于、王喜兄妹一样来捐书的还有剧作家沈虹光女士,这次她带来的是新著成的《壮士无言》一书。据史料记载,因四行仓库保卫战而蜚声中外的“八百壮士”实际人数只有420余人,其中原籍地为湖北的占到了百分之八十左右。沈虹光女士在两年前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利用两年的时间深入到“壮士”家乡,实地采访当地的相邻和“壮士”的后人,写成此书。沈虹光表示,这次把书捐献给纪念馆,就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事迹。

 

  另据上海闸北区文化局副局长张众介绍,目前正在和谢晋元个人纪念馆,以及湖北咸宁市通城县即将要建设的一个八百壮士纪念馆积极沟通馆际共建事宜,同时希望能和台湾相关部门合作,希望能够把一些老照片带到大陆来,使更多的华人能够看到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