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艺术博物馆转型 谨慎涉足当代艺术领域
Bowl, 1998, by Kim Yik-yung (b. 1935). Porcelain with carved decoration.
Asian Art Museum, Gift of the artist, 2004.16.
2016年,位于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博物馆(Asian Art Museum)将迎来建馆50周年。亚洲艺术博物馆以其丰富的古董和古典艺术作品而闻名,但现在博物馆正在有计划地涉足当代艺术领域。在刚刚过去的夏天里,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了题为《28 Chinese》的展览,其中展品来自Rubell家族收藏并将进行巡展;而当地时间9月4日,名为《First Look》的当代艺术展览将紧接开幕,这次观众看到的作品则全部由亚洲艺术博物馆自己收购而来。
如果说《29 Chinese》为博物馆的转型开了个头,那么接下来的《First Look》则更能体现亚洲艺术博物馆的诚意和慎重。新展览将展出来自9个国家33位(组)艺术家的作品,展现了博物馆经过精心设计的后现代和当代作品收藏策略——这些展品多体现了对亚洲文化传统和历史的延续,充分展示了博物馆策展团队的专业性。
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韩国艺术家金益寧(Kim Yik-yung)的白色瓷器作品,这些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朝鲜王朝(1392—1910年)时期的白瓷,艺术家借用了当时白瓷上常见的基本图案而进行再创造,最后呈现的作品具有融合古今的优雅质感;旅德中国艺术家苏笑柏用红漆绘制的作品《深红》明显也受到亚洲装饰艺术传统的影响;徐冰是展览中较为知名的艺术家之一,他这次展示的作品是由亚洲艺术博物馆委托创作的,无疑也是展览亮点之一。
《First Look》将持续至10月11日。正如展览题目所言,这是“第一眼”,但绝不会是“最后一眼”。
其他展出作品(图片:亚洲艺术博物馆):
AAM 010, 2011, by Koo Bohnchang (Korean, b. 1953). Archival pigment print.
Acquisition made possible by Frank S. Bayley, 2013.4. © Koo Bohnchang.
“Brush Symphony” (1998), by C.C. Wang (Chinese, 1907-2003). Ink on paper.
“Everything Is Sacred #1” (2009), by Norberto Roldan (Filipino, b. 1953).
Wood, glass, plastic, metal, and cotton.
Right, “The Night of Perpetual Day,” HD video, Edition 3 of 7 (2013),
by Yang Yongliang (Chinese, b. 1980).
责任编辑:angela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