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昨天起正式开放
2015-09-06 10:19:35 来源:都市快报 已浏览次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宣告无条件投降。富阳作为全国16个受降区中的第六受降区,接洽驻浙侵华日军投降。
70年后,浙江社会各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活动,在富阳“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举行。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也在昨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当天,正式开放。
富阳“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活动
9月2日,浙江社会各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活动,在富阳“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举行。 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代表,国民党抗日老兵代表,省、区机关干部代表,驻杭解放军及武警部队官兵代表,检察司法干警代表,大中小学生代表等,一起参观旧址,向“千人坑”献花,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葛慧君出席并讲话。
抗战期间,浙江是受日军侵略时间最长、受战争灾难最深重的省份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浙江人民先后开辟了浙东抗日根据地、浙西抗日根据地和浙南抗日游击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浙江抗战的中流砥柱,对争取浙江抗战的全面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浙江抗战历史表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关键,各族各界人民团结一心是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
葛慧君说,我们铭记先辈们为中华民族立下的伟大功勋,是要传承和弘扬在苦难辉煌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珍视和平、警示未来。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为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两富”“两美”浙江建设而努力奋斗。
受降厅新布设群雕
再现当年洽降场景
受降镇的320国道边,一座屋顶呈“V”字形的灰色建筑,就是“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它是在原“受降厅”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昨天起正式对外开放。
门口的钟塔上,刻着“勿忘国耻”“警钟长鸣”。有人经过,钟塔就会自动感应,敲响钟声,警示人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顺着入口往里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945.9.4—9.5 宋殿受降”几个大字。左转继续往里走,能看到一座灰瓦白墙的老房子,大门上方写着“受降厅”。
受降厅原本是富阳长新乡宋殿村地主宋作梅宅院中的一个厅堂。1945年8月15日,宋殿村被指定为侵驻浙江和厦门地区日军投降的唯一洽降地,具体洽降地点就在宋作梅的宅院里。从此,这里也有了令浙江抗战军民引以为豪的名字:受降村。
受降厅里新布设的群雕,还原了当年的洽降场景:日方投降代表、侵浙日军第133师团参谋长樋泽一治大佐及五个随员低头站着。一随员低头弯腰,双手向中方代表、昂首挺胸站立的第3战区参谋长张世希递交材料,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司令长官前进指挥所主任韩德勤等中方官员都坐在一旁。
1945年9月4日—5日,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司令长官前进指挥所主任韩德勤等人,在宋作梅宅院与侵浙日军第133师团参谋长樋泽一治大佐等人,进行投降前的接洽,简称“洽降”。
9月4日,日方洽降代表呈缴了证明书、日军兵力驻地、指挥系统及长官士兵姓名等图表,并提出了一些问题。
“当天,韩德勤并没有直接答复日方,他要在当晚请示浙江受降主官、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所以命日方代表当晚在宋殿过夜。”富阳区史志办原副主任、副研究员张建华说,5日,中方在洽降礼堂将第4号、第5号备忘录交给樋泽一治,命日军遵照执行,洽降结束。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档案也佐证了张建华的说法。根据《第三战区受降要报》记载,富阳宋殿是洽降的地方。
张建华说,当时富阳老百姓知道日本人来这里投降了,“受降”的名字就这么叫开了。更准确一点,其实应该叫“洽降”。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洽降也是受降行动之一,并不妨碍“受降村”名字的使用。比如,当年在湖南芷江进行的是中国、日本洽降会谈,现在就建有受降纪念坊。
300多件实物展品
再现日军在浙江的暴行
工作人员介绍,“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一共2600多平方米,由地上受降厅和地下展厅组成,围绕“浙江”、“抗战”、“受降”、“胜利”四个关键词,分为侵略暴行、不屈抗战、欢庆胜利、接受投降、审判战犯等5个篇章展示。
走进地下展厅,头顶是日军的“飞机”,面前是一列被炸毁的“火车”,再往前是被炸毁的“商铺”……工作人员说,展厅共有300多件实物展品,如细菌战中所用的瓶瓶罐罐、慰安妇当时用的慰问袋、长满铁锈的军刀等等,再配上图片浮雕、声光电模拟等多种形式,一幕幕场景真实再现了日军在浙江的暴行。
受降厅旁,还有一口锈迹斑斑的大铁锅,也见证了当年日军的暴行。它当年是“沸水锅”,侵占宋殿的日军惨无人道地用锅烫煮抗日志士和当地百姓。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