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祠”近二百件馆藏文物承载一个个悲壮故事
2015-09-05 15:03:16 来源:潮汕网 已浏览次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为纪念抗日阵亡的军民,汕头的民众在中山公园捐建了“忠烈祠”。
由于年久失修,忠烈祠一度被作为危房封闭,鲜为人知。2013年,在市政协委员、热心之士的建议和华侨慷慨捐资襄助下,对忠烈祠进行抢救性修复。
如今,忠烈祠青瓦红墙、雕梁画栋,并设立为“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于9月1日正式开馆。馆内静置着热心人捐赠的珍贵文物,这些“宝贝”承载战火纷飞年代的一个个感人故事…………
在“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内,静置着许多珍贵文物,它们承载着在那个战火纷飞年代里,军民一心抗日的故事。被掳劳工证件、抗战期间潮汕籍空军资料、日军在侵华期间发行的多期画报、潮汕民间抗日所用的猎枪等武器、军方及日军物资一批、华侨抗日爱国侨批,甚至是“官家小姐”参加救护队所留的战地赠言本…………每一件文物、每一封史料都清楚记录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和潮汕人民浴血抗战的事迹。
战地赠言凝聚“壮士心”
在“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示橱窗里,有一本表面毫不起眼的笔记本让阅读者肃然起敬。据潮汕历史文化专家鄞镇凯介绍,这本笔记本是抗战时期潮州意溪华侨救护队战友所有。该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了战友间的战地赠言,一共有34名救护队员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家庭地址,甚至是遗言。
“勿作女儿态,需有壮士心”、“愿你洒尽热血洗山河”、“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振吾国魂”………… 鄞镇凯介绍,这本记事簿是市民王少明所捐赠。记事簿主人叫许黛卿,经考证她当时是一名官家小姐,父亲在揭阳县任职。她本人原是护士,1939年参加了潮州意溪华侨救护队,成为一名“义工”。在这本巴掌大的本子上,大家不仅互相勉励,还在每页纸的背后留下了家庭地址。他们来自揭阳、澄海、庵埠、广州,抱着必死之心参加了救护队。
在抗日战火燃烧到潮汕大地时,许黛卿毅然搁置婚事,在家人的支持下,和未婚夫共同走上抗战道路,她加入了抗日救护队。抗战后回家,家园被毁,未婚夫不知所踪,从此她终身未嫁。她去世后,家人在整理她遗物时差点将这本小册子一并烧毁,是捐赠人即许黛卿侄女的儿子将它保存下来。
抗战英雄魂归忠烈祠
纪念馆里有块墓碑引人注目。透过玻璃柜可以看到,墓碑被分裂成4块,经过修缮后仍有裂缝。据鄞镇凯介绍,该墓碑是由揭阳抗战烈士杨一鸣之子捐赠。国民革命军预备6师18团1营营长杨一鸣,抗战期间在桑浦山壮烈牺牲,当时由国民政府当局进行厚葬。解放后,杨一鸣烈士墓碑一度遭受破坏。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代才成功将墓碑取回,并深埋于土地之下。在鄞镇凯动员下,潮汕抗战“铁军”杨一鸣后代最终同意捐出刻有“殉国烈士陆军中校一鸣杨公”墓碑。
在“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中,记者还发现了一枚“抗战纪念奖章”。这枚奖章是抗战士兵后人魏耀文先生捐赠。70多年前,汕头一中热血青年魏泓祥响应号召,入伍从军。抗战胜利后,他获得了当时国民政府颁发的抗战纪念奖章,正面印有蒋介石头像,制作十分精美,他和家人保存至今。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