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重开 图片文物还原历史
8月31日,幸存者全伯安(上图)和郭鹿萍来到纪念馆,给人们讲述了他们所亲历的厂窖惨案。“从9号的清晨开始,三天三晚,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军民,不分日夜,就杀、烧、抢。”全伯安说。郭鹿萍的身上,至今还满是厂窖惨案时日本兵刺刀乱刺留下的疤痕。图/记者朱辉峰
8月31日,经过近一年时间提质改造的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重新开馆仪式,展出陈列还原了那段鱼米之乡竟成人间地狱的血腥历史。来自湖南省、益阳市以及南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纪念活动。
“厂窖惨案”是继“南京大屠杀”之后,侵华日军在中华大地制造的第二大惨案。
1943年,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为打通长江航道,获取粮食等军需物资,日军发动“江南歼灭战”。由于日军兵坚器锐,驻守南县一带的国民党第29集团军第73军向厂窖方向溃退。安乡、石首、华容等地两万多难民,跟随军队一起来到厂窖,准备渡河前往汉寿逃难,小小的厂窖镇一时聚集了数万军民。
1943年5月9日至11日,日军出动兵力三千余众,水陆空三方位对厂窖地区实行军事大合围,在厂窖地区实行惨无人道的“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仅三天时间,屠杀中国军民3万余人,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日平均杀人之最的“惨案”。
为了纪念惨死于日军屠刀下的遇难同胞,1985年,当地政府设立了简易的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2010年,总投资2600万,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的新馆落成,并免费对外开放,每年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2015年3月16日,投入1500万元的纪念馆提质改造正式开始。
改造后纪念馆内展陈面积由原来的800平方米扩大至1600平方米,整个展陈分为五个部分,通过350余幅图片、160余件文物、10余幅绘画作品和3处大型场景的展示,配合电子沙盘、视频、空中翻书系统,力求实物、图片、视频、音效、场景、讲解旁白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使纪念馆成为一个融纪念性、独创性、故事性、艺术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全新展示空间。
据纪念馆掌握到的情况,目前在厂窖,还有15名幸存者,他们的平均年龄在90岁左右,全为男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