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抗战冷兵器精品展出收藏者望还原历史真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8月18日——9月13日,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举办“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冷兵器精品展,让民众近距离感受金戈铁马的征战岁月。百件冷兵器的收藏者卞建华希望,将真实的历史展现给大众,让英雄的赞歌被久远传唱。

 

  本次展览共设五个展区,包括中国军队装备的大刀、刺刀、钢盔及日军装备等约100件展品。展览中还有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共19场战役的相关史料。

 

  此次展览地点为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一楼临展厅。

 

  “这些展品大多为洋装备。”工美馆的工作人员吴冕介绍,抗战时期中国兵工产业落后,除了武器,就连中国军队装备的钢盔也产于他国。例如:英国造托尼式钢盔、德制M35钢盔、法国“亚德里安头盔”,均在此次展览之列,这也反映了抗战时期由于中国兵工产业落后,使中国成为“世界武器博物馆”。

 

  “展厅的最后部分,主要展示战败国遗存的日本军刀,这与展厅内中国军队的大刀形成鲜明对比,时刻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吴冕说到。

 

  此次展览展品均出自卞建华先生私人收藏。

 

  卞建华的祖父参加过革命,历经战火。受家庭氛围影响,因此从小他就对军旅题材的收藏怀有浓厚兴趣。2006年开始,热衷于收藏各类古代兵器,尤其是抗战题材收藏。

 

  卞建华告诉记者,此次展出的展品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展出,当中不乏精品和孤品。

 

  “你看,这把刀身上刻着‘杀敌致果7D’,‘杀敌致果’,出自《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意思是说,要勇敢杀敌,建立功勋。‘7D’,是‘第七师’的番号。”卞建华指着一把大刀上的铭文介绍。

 

  “这一把制式军砍,就出自中条山战场遗址。上面能看到明显的战斗痕迹,是那场战役的直接见证。”卞建华感慨道。

 

  “一个民族的未来,取决于今天我们对历史的态度。”卞建华一直觉得自己收藏的不仅仅是历史文物,它们的身上更承载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将真实的历史展现给大众,让英雄的赞歌被久远传唱。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希望,此次以抗战武器为主题的兵器展,旨意通过展览增强民众的爱国之情和民族凝聚力。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