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博物馆以实物回应“中流砥柱”之说
2015-08-18 13:13:51 作者:张素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临近闭馆,来自河南的一对母子显得意犹未尽。母亲告诉记者,孩子对于抗战装备实物感兴趣,趁着出差,特意带他来到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办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战争主题展》展览,自7月16日展出以来累计吸引万余人次。军事博物馆副馆长齐忠亮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这还是因场地限制而控制观众流量。
记者注意到,军事博物馆主楼正在装修,办公楼一层被辟为临时展区。约2000平方米的展厅内,有版面展品422件、文物档案515套、景观装置5处。展览按时间顺序分为五大部分,依次是“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八路军新四军出师抗战 开辟敌后战场”、“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主战场”、“根据地军民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战”、“解放区军民反攻作战夺取抗战胜利”,以及一个专题“日本法西斯暴行”。
齐忠亮说,与其他反映抗战历史的展览相比,这里主题鲜明,“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抗战历史,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过程中发挥的引领、领导、核心作用”。
42件(套)一级文物成为展览一大亮点。每日闭馆后,军事博物馆副馆长黄亦兵都要巡馆数周,记者采访时就见他与工作人员商量为一幅巨型油画增加护栏。听到记者请他推荐“必看展品”,黄亦兵索性带着记者从入口看起。
入口处左侧是一面大型的抗战木刻画主题墙。据介绍,这是抗战时期著名版画家名作的复制件,反映了解放区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氛围。这组版画常引起观者共鸣,有观众对此留言称“立足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支持,敌后广大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不断扭转被动局面,逐步夺取敌后战场的主动权”。
最令孩子们感兴趣的应是八路军缴获的战利品。黄亦兵指着一架迫击炮,又指着一幅名为“黄土岭战斗中八路军迫击炮阵地”的照片对记者说,1939年11月,八路军在黄土岭战斗中歼灭日军1400余人,击毙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
展厅内,除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叶剑英等中国共产党高级将领的文物,也有普通人的抗战印记,比如一支漂亮的马步枪。这是1939年4月刘贵福、张庆森等人在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工人配合下研制出的“八路军第一支自制步枪”。黄亦兵说,八路军一方面依靠缴获战利品,同时也利用有限条件积极研制武器、生产物资,这件展品记录了老军工人的不朽业绩。
齐忠亮说,本次展览直接展出的战役战斗50多个,通过挖掘照片及文物的背景故事,运用统计表和盟军、日军的佐证评述,科学、客观、全面地诠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中流砥柱作用,批驳了对其历史作用的否定。
记者在馆内还看到一些书信,既有河北青县戴家三代人的家书——“儿把孝于双亲的忠诚意愿,扩大到全国全世界人民身上,这样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也有日军官兵与家人的往来书信——“正在等待恢复和平之日,飞奔向你的怀抱,却不知何日才能等来这一天”。这些书信都是军事博物馆四处征集而来的。
有观众留言,“铭记,是为了不能忘却的历史;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齐忠亮说,展览促人思考,“广大军民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这种精神是争取民族解放的坚强支撑,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