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用砚台 捐赠市博物馆(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8月7日,郭汉东向珠海博物馆捐赠接近30件文物,这是捐赠的砚石。吴进 摄

 

      唐代舍利石棺盖、五代歙石风字砚、明代官用砚台、“乾隆四年”铭铸铁钟……上周五,珠海汉东博物馆馆长郭汉东先生向珠海市博物馆捐赠了28件文物藏品,以支持市博物馆新馆的文物征集工作。珠海市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博物馆新馆将于明年6月开门迎客,目前正在进行陈展布展工作,欢迎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向博物馆捐赠。市博物馆透露,珠海市博物馆新馆将建设人行下穿隧道直通海边。

 

      “最年长”文物来自五代

 

      此次郭汉东捐赠的28件文物中有23件是砚台。其中,年代最久远的是一个五代歙石风字砚。这款砚台造型简洁,砚色清雅,长16厘米,宽13厘米,厚3厘米,看起来是普通人日常书写所用。23个砚台中,郭汉东特别介绍了两款明代的双狮戏球砚。这两款砚台均为青石所制,砚头上两个狮子突出,显得威武。郭汉东说,这两个砚台是当时官府案头上的办公砚台,端庄威严,在审案时对犯罪嫌疑人有着极大的震慑作用。8件文物中,还有唐代舍利石棺盖、唐代石槽,乾隆四年铭铸铁钟,清铸铁圆形三足双耳缸和清铸铁长形缸各1件。

 

      出席捐赠仪式的珠海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成瑜荣表示,所捐赠的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他介绍,珠海市博物馆新馆正在进行陈展、布展工作,预计明年6月开放,欢迎热心市民也向市博物馆捐赠文物。

 

      郭汉东表示,在建设汉东博物馆期间,珠海市委市政府和市博物馆给予了很大支持,这次捐赠,是对珠海市政府的一种回报,也是为了充实市博物馆新馆的藏品。他表示,公立的市博物馆和私人博物馆侧重点不同,希望市博物馆多多指导交流,使得两馆能够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珠海文化发展。

 

      博物馆新馆将建下穿隧道直通海边

 

      位于情侣路与海虹路交会处的珠海博物馆新馆是珠海市的重大文化建设工程,博物馆新馆将和珠海规划展览馆相连,远远看去,两馆呈现“龙头凤尾”的造型。今年6月,博物馆就新馆陈展方案进行公示和征求公众意见。按照博物馆提出的方案,新馆一层将是展现珠海当代辉煌历史的主题展览区,二层是临时展览空间,三层是珠海历史文化展览、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

 

      市博物馆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透露,陈展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后,一位珠海市退休老领导提议建设下穿隧道直通海边,该建议很有可能被采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博物馆的确打算修建一条人行下穿隧道,穿过情侣路直通海边,海边将放置邓小平南巡视察珠海时乘坐的舰艇(复制品或同时代同类型)。也就是说,以后参观珠海市博物馆和规划展览馆的路线,从码头就可以进入“角色”了。

 

      [背后故事]

 

      私人博物馆和官方博物馆的“互助”

 

      捐赠仪式上,郭汉东表示,这次捐赠是对珠海市政府的一种回报。原来,郭汉东建设私人博物馆期间,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郭汉东是一名收藏家,30年积攒下上万件宝贝,在文物专家的鼓励下,他决定建设私人博物馆,当年的珠海市政府也慷慨地拿出一块风水宝地无偿划拨给他。2002年,汉东博物馆动工,但仅仅一年就因资金缺口3000万元而不得不停工。2012年,在多方努力下,烂尾的汉东博物馆终于成为广东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珠海团小组讨论的话题。同年5月,珠海市要求有关部门就此事进行调研,当时政府拿出了4套方案,虽未最后圈定,但郭汉东看到政府的支持态度,决定变卖掉老家的房屋,筹集部分资金,先自复工。2012年12月,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汉东博物馆主楼落成开放。但郭汉东的藏品还是无法悉数展出。

 

      郭汉东说,他最大的梦想是建成国内最大的私人博物馆,使1万多件藏品能按类别、年代全部展出,成为珠海文物保护中心。目前,博物馆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5亿元,增加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力争2018年建成。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