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方寸之间藏乾坤
2015-08-03 14:53:29 来源:中国科学报 已浏览次
坐落在长安大戏院东侧的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是邮票爱好者的“天堂”。这里陈列的邮票种类繁多、样式齐全,不仅可以让集邮爱好者大饱眼福,也可以让普通人了解关于邮票的知识。
坐落在长安大戏院东侧的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是邮票爱好者的“天堂”。这里陈列的邮票种类繁多、样式齐全,不仅可以让集邮爱好者大饱眼福,也可以让普通人了解关于邮票的知识。
几十年前网络尚不完善,邮寄信件还是普通人家最常用的通讯手段之一。一张信纸,寥寥数语,封上信封、写好地址,贴上邮票,再投寄到邮筒中……一张小邮票承载着对亲朋好友的浓浓思念。
随着电话、电脑、网络的普及,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笔写信,邮票也渐渐“卸下”了邮递的重任,成为邮票爱好者的“专属”。在二层的邮票主展厅,展出了自清代起到现在的各类邮票数十万种。从清朝政府发行的“海关大龙”,到“文革”时期编号为“文”的邮票,再到新中国至今各类邮票、小型张等,甚至世界各地的邮票都可以在这里觅到身影。
“文”字头、“特”字头、“T”字头……这些编号的邮票都有什么含义?每一张邮票发行背后衬托出的是什么历史背景?都可以在这方寸之间找到答案,浓缩的是国家甚至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而在邮票防伪技术区域展现的高科技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异形孔齿、微缩文字、荧光点防伪纸、荧光加密防伪油墨等都确保了邮票不被伪造,翔实的实物也给人直观的认识。
虽然邮票起源于1840年,但是人类通信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三层,按照时间顺序串起的通信史犹如一幅画卷,从秦书、汉简、虎符、轺车、悬泉置、盂城驿、龙场九驿,到信使腰牌、兵票、火票,向参观者讲述了古老递信的发展历程。
实物、图文讲解,加之视频与互动项目,将通信的发展声情并茂地展现出来。直到19世纪中叶后,因为受到了先进生产力的影响,在借鉴西方近代邮政的基础上,总理衙门请光绪皇帝扩充海关邮务,改为正式的国家邮政,光绪皇帝当日即在此奏折上朱笔“依议”字样,就这样,清代国家邮政诞生了。从邮政办事员的服装样式,到使用的投递工具,这里都有着详细地记载。而这段故事并没有结束,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四楼的珍宝馆,甚至专门辟出区域展示近代的邮政工具,包括现代使用的打印机、电脑等。
来到四楼,还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红印花小字当壹元旧票、蟠龙加盖“临时中立”票、宫门倒印变体票、湘赣边省赤色邮票、未发行的《毛泽东给日本工人的重要题词》四连票、撤消发行的《全国山河一片红》九连票等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