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丝绸博物馆16年共修复140多件古丝绸服饰

      经过苏州丝绸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半年多的精心工作,一批珍贵的丝绸文物得到修复。昨天记者在苏州丝绸博物馆看到,这批丝绸文物共有6件,均为宋代丝绸服饰,属国家三级文物,经过修复之后,上衣、裙、裤等丝绸衣物依然闪现着丝绸织物华美的光泽,昔日丝绸服饰时尚度不减。

 

      丝绸是由天然蛋白质纤维材料织成的,极易在氧气和水解作用下发生变质,严重影响其保藏的时间限度和质量,这使许多精美的丝绸服饰在考古发掘出土时,就已十分残破。及时进行抢救性保护,是历史赋予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责任。记者了解到,刚完成修复的这一批丝绸文物,是南京市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其中,百褶绢裙、芙蓉和牡丹纹罗棉裤等均是在高淳花山宋墓出土的文物,未修复前污渍、破损严重。

      

      从1999年起,苏州丝绸博物馆就开始丝绸文物抢救性技术保护工作,该馆也是国内最早开展该项工作的专业博物馆,2009年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可移动“织绣类文物修复”一级资质。据统计,从1999年至今,该馆累计修复的丝绸服饰达140多件。其中,与南京市博物馆合作进行过4批古代丝绸服饰修复工作,已修复30多件古代丝绸服饰。这些修复完成的服饰大部分陈列于南京市博物馆展厅,其中有5件还曾于2010年赴国外展出。此外,苏州丝绸博物馆还为江阴博物馆修复70余件丝绸文物,并出色完成了南京云锦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镇江市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委托的修复任务。

 

      苏州丝绸博物馆副馆长王晨介绍说,在修复丝绸文物时,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从面料分析、款式研究、缝制工艺、色彩分析、破损情况等方面入手,研究针对性的修复方案,对补片材料、修补针法、丝线面料染色、衬补原则等进行逐一研究,使之再现昔日的衣制形式风采,为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