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张瑞图题写的石匾额现身龙文区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经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龙文区在筹建博物馆收集石刻文物过程中,发现一方“沧瀛楼”青石匾额是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所题的。

  笔者在该馆前草地上见到这方石匾。该匾长150厘米,宽53厘米,厚12厘米。匾阳刻“沧瀛楼”三个大字,饱满凝重、逸兴酣畅。纪年“戊子年秋月”,落款疑似“瑞图”的字样及一枚印章。我市文博研究馆员陈立群先生辨读为“瑞图”,但未敢妄断,遂请市图书馆张大伟馆长帮助检索“沧瀛楼”相关史料,并将匾额照片传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请专家鉴定。结果显示,题刻者落款确系瑞图无误,而张大伟馆长回应:漳州地区林林总总的名楼中尚未发现以“沧瀛楼”为名,自然不见张瑞图为“沧瀛楼”题名的记载。

  经分析认为,“沧瀛楼”可能是漳州地区明代中后期一座临水而筑的土楼或大楼,楼主与张瑞图可能有着密切关系,但需要深入调查研究。

  张瑞图题写的发现,向我们一展明代书家张瑞图的艺术风采,并为古代书法艺术的研究与借鉴,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实物资料。

  据载,张瑞图(1570-1644),明代官员、书画家。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汉族,晋江二十七都霞行乡人(今青阳镇莲屿下行)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第三(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他以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又擅山水画,效法元代黄公望,苍劲有劲,作品传世极希。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