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有色”的博物馆奇妙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 一对情侣在细细观摩画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 看护艺术品的工作人员成俄罗斯博物馆的一大特色。

 

      对于酷爱博物馆的俄罗斯人来说,每年5月18日的“国际博物馆日”无疑是个隆重的节日。

 

      每年的这一天,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的数百家博物馆和画廊都会联合举行“博物馆之夜”活动。

 

      各类博物馆从傍晚开始一直向公众免费开放到次日凌晨。

 

      今年的俄罗斯博物馆之夜更是“有声有色”,格外精彩。

 

      在莫斯科,有俄罗斯民族艺术宝库之称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举办了俄先锋派画家卡西米尔•马列维奇专题画展。

 

      普希金博物馆则邀请柴科夫斯基交响乐团在展馆大厅奏响音乐会。

 

      不爱静静参展的人们也另有去处:莫斯科动物园在当天彻夜开放,让参观者得以一窥动物们的“夜生活”。

 

      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在18世纪之前,俄罗斯人还很少有参观博物馆的习惯。

 

      1697-1698年间,彼得大帝到西欧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

 

      西方的博物馆文化给这位决心走“西化”变革之路的帝王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了使俄罗斯人能像西欧人一样喜欢参观博物馆,彼得大帝煞费苦心。

 

      据说他想出一个办法:每个参观博物馆的人可以免费喝一杯咖啡或伏特加。当时,咖啡和伏特加在俄罗斯都还属于稀罕之物。规定实施之后,参观博物馆的人开始络绎不绝。

 

      现在,参观博物馆已成为很多俄罗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几乎成了他们的“生活必需品”。甚至许多情侣还会将博物馆选作约会的地点。

 

      在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经常可以看到成双成对的情侣,或是对着一幅画细细观摩,或是依偎在一起窃窃私语,别有一番浪漫情致。

 

      俄罗斯博物馆还有一大特色:看护艺术品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已经退休、又不想无所事事的女知识分子。

 

      她们在工作时,神情总是显得严肃而冷漠,仿佛那些高雅艺术品的灵魂已经融入她们的精神世界。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