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民办博物馆游离“体制”外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计划到2020年,让全省非国有博物馆数量达300家。为此,我省将对非国有博物馆给予一系列的支持、补贴。5月26日,记者了解到,目前德州共有20余家非国有博物馆,但没有一家是纳入国家管理体系的,暂时无法享受到任何政策补贴。

      普利森博物馆是全市唯一一座反映民族工业以新旧社会沉浮为主线的历史博物馆,每天正常免费开放。2008年刚开馆时一年接待量2万人次,目前一年接待量仅有5000-6000人次。近年因企业经营不景气,博物馆的维护费也受到限制。“有的展馆墙皮已经脱落,文物维护环境也比较艰苦。”普利森博物馆办公室刘女士称,馆内有很多极具历史意义和价值的展品,也曾经向有关部门申请在文物管理部门备案,但因消防设施不过关,未能纳入国家管理体系。

      武城神龙地毯博物馆也存在经费的问题,山东神龙毯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高振兴称,博物馆对多年来收藏的国内外珍贵地毯进行了充分展示,每天对市民免费开放,目前,该馆每天平均接待参观者50人。“博物馆的运行经费仍是面临的最大困境,一年的运行费高达80万元,光人工工资支出就达50万。”

      包括企业博物馆在内,受访的不少民办博物馆都提出参观人数太少,博物馆的公益性没有得到体现以及经费不足、困难突出等问题。如乐陵金丝小枣文化博物馆,因管理人员有限、展品损坏严重等因素影响,眼下多数发挥内部展示作用,主要接待企业客户等“自己人”。奇石博物馆虽已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但受场地限制,目前很多藏品都不得不堆放在货场内;因位置偏僻,很多人不知道,因此馆内接待的多是慕名而来的奇石爱好者或企业员工的亲朋好友。

      “目前德州共有20余家非国有博物馆,但没有一家是纳入国家管理体系的,因此无法享受到任何政策补贴。”德州市文广新局相关工作人员称,该文件所指非国有博物馆是指纳入国家管理体系的,即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在民政部门注册,允许其对外开放;其次须在省文物局备案。德州前期也曾积极筹备相关备案工作,但多数民办博物馆对此并未重视。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