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关中民俗博物馆:把根留住
5月24日,“聚焦西洽会相约丝博会”全国网络媒体陕西行的采访团来到了坐落于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心带、隋唐佛教圣地南五台山脚下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占地500亩,建筑整体呈明、清园林风格,古朴典雅,气势恢宏。博物院抢救保护珍藏了周秦汉唐以来历代的民俗遗物33600余件(套)。而最吸引记者目光的是40院迁复建明清古民居和8600多根历代石雕拴马桩。
走进博物院,随处可见立在路旁的拴马桩。它们造型各异,伫立在路边,有一些部位因过去被长期使用而打磨得光滑可鉴。当记者惊讶于这庞大的数量之时,导游将一行人领向了藏有更具有代表性的拴马桩展厅。这里展示的拴马桩比露天安放的拴马桩雕刻工艺更加精美,安放在藏室里,这强大的阵容,仿佛有千军万马在恭候着谁的检阅,真
有一种欣赏兵马俑的感觉,因此它们也被称为“地上兵马俑”。
拴马桩上刻着一只大猴背上背着一只小猴,寓意辈辈封侯,世代为官。蔡楚培摄
钱币形状的拴马桩寓意着吉祥如意。蔡楚培摄
每一件拴马桩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从他们的寓意中传递着一份期盼和祝愿、一份解读和一份收获。这是手工打造的神奇,亦是典故赐予的灵气。
除了拴马桩,博物院40院迁复建明清古民居、戏楼、店铺、人工湖、祭坛广场和园林景观也十分值得一看。博物院为人类定格,还原了一个时空的缩影。步入楼台亭榭、漫步在宅院门楼、倾听叶动鸟鸣、感受书香气息、体验古居恢宏,呼吸千年珍贵草木的芬芳,这一切都让人如入诗韵画境,感到心旷神怡。
而这些砖瓦砌筑的历史和经过历史洗礼的草木,能够如此完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都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王勇超先生。20年来,他为了抢救保护、收藏、研究、展示民俗文化遗产并建成大型文化旅游景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他觉得这是一件值得的事并因此而不断奋斗。像拴马桩,当初被一些人当做下脚料用来修房子;一些明清古宅,被房主的后代败光,被不懂价值的人损毁。可是它们实际上应该是珍贵的藏品,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只有王勇超先生了解到它们的价值,并带领团队将其保护起来。它们是民族文化的基因仓和标本库,是世界性的奇观珍宝。
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写生的孩子们。蔡楚培摄
作为爱国主义教学基地的博物院,还能经常看见许多孩子来这里写生。他们用自己稚嫩的画笔记录下也许此刻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的美丽画面。当清风拂过脸庞,将逝去的历史在心中定格,岁月的声音又在耳边回响。听上一段千年老腔,在激昂的歌声中追寻自己的根。
老腔。蔡楚培摄
一笔一画,勾勒世间百态;一砖一瓦,铭刻历史沧桑;一石一柱,述说文化传奇。为了我们人类自己,记得把根留住。
责任编辑:angela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