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博物馆六一将有“熊”出没 国内首展熊塑化标本

      26日,“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六十九期《熊到家了》特展开幕式在黑龙江省博物馆阳光大厅举行,此次共展出了三只熊塑化标本,它们是由国内庞大的专业团队历时近一年时间精心制作完成的,也是国内第一次公开展出的熊塑化标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栩栩如生的熊塑化标本引得观众惊叹。姚庆海 摄

 

      作为我国熊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我省现有2种熊种,即棕熊和黑熊。其中,棕熊广泛分布于全省各个林区,黑熊仅分布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林区。我国黑熊,即亚洲黑熊,体型比棕熊稍小,头圆、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肩部较平,臀部稍大于肩部,体毛黑亮而长,下颏白色,胸部有一块“V”字形白斑。由于其天生近视,看不清百米之外的东西,黑熊还有个俗称叫“黑瞎子”,不过黑熊的耳、鼻十分灵敏。此外,黑熊擅长爬树和游泳,且能直立行走。它食性较杂,以植物叶、芽、果实、种子为食,有时也吃昆虫、鸟卵和小型兽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小朋友研究熊生物肌肉构成。姚庆海 摄

 

      此次展览通过三个单元共十个板块以文字、图片、实物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观众系统、详实、多角度、全方位介绍了熊的形态、习性、生活方式和塑化标本的独特性。展览所采用的塑化标本是一种新型标本,采用德生物塑化技术,通过固定、真空脱脂脱水、真空强制浸渗、聚合等工序,利用液态高分子多聚物作为生物塑化剂,对标本进行浸渗,替代组织细胞中的水分和脂质,从而使标本组织保存得像活体一样。观众在观赏熊塑化标本的过程中,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到棕熊和黑熊的骨骼、血管、肌肉等解剖结构,了解其生理特征。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