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增设提示牌 谢绝参观者向佛像投币

      5月21日,本报以《游客掷币祈福省博佛像“收入”不菲》为题对甘肃省博物馆佛教艺术展馆内,参观者多年来一直向佛像投掷钱币这一现象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当日上午,甘肃省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该事件做了解释,并在展馆内设置了“文明参观谢绝投币”提示牌,劝阻参观者向佛像投掷钱币。

      佛像前竖立起“谢绝投币”提示牌

      21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位于甘肃省博物馆三楼的佛教艺术展馆时,展馆内散落的钱币已被清理干净,佛像前新竖立了一块“文明参观谢绝投币”提示牌。据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对参观者投掷的钱币进行了集中清理,并在此设立提示牌,劝阻参观者不要再向佛像投掷钱币。“这些只是临时提示牌,我们后期还会设计更加精美更加契合展馆内涵的提示牌。”这位工作人员称。

      省博物馆馆长俄军说:“在佛教造像展览过程中,我们从不提倡在展厅内投掷钱币,展厅的管理人员会上前劝说但效果不佳,甚至有掷币者与工作人员发生争吵而影响参观环境的情况。我们及时清理善款后,依然有观众执意投掷。”

      对于观众投掷的善款,省博物馆定期清理、记账,并全部捐赠给了省内相关文保单位。2013年4月19日,省博物馆将从佛教艺术展厅内清理出的善款5万余元,捐赠给炳灵寺石窟文物保护研究所;2014年1月21日,省博物馆将佛教艺术展厅2013年收到的51096元善款全部捐给甘肃庆阳境内偏远的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用于石窟寺的修缮和保护。

      博物馆倡导游客文明参观

      俄军说,大多数观众去博物馆是为了参观文物、了解文化、感受艺术,学习历史知识,而不是拜佛许愿。博物馆是公共场所,游客参观时理应遵守公共秩序,而不是全凭自己乐意。

      在观众的参观权利得到尊重的同时,对于一些观众不文明参观的情况,前不久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指出:“公众应当爱护博物馆展品、设施及环境,不得损坏博物馆的展品、设施,若观众有损坏展品的行为,对劝阻不听者,将由执法部门予以处置。”甘肃省博物馆也将依据《博物馆工作规范》,对全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针对个别观众的不文明行为等问题及时予以劝阻,并确保文物保护、陈列展示等符合国家规范,保证工作人员积极引导管理规范。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